APP下载

准确定位目标 落实参与措施

2013-04-29李华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定位核心课文

李华英

怎么教,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呢?语文学科的教学实在是太复杂了。低效课堂令人烦恼,不少教师抱怨“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前辈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一篇文章,往往综合性很强。如果抓不住重点,教学时很容易重复、枝蔓,不能扎扎实实地使教学要求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文章内容充分把握后,明确地定位好一个核心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要精准。教师的聪明才智、灵活应变能力,固然能引起学习的兴趣,但对课文的高度熟悉,认真而准确的教学设计,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定位核心目标,不能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文学作品是智力才能(知)、伦理道德(意)、情感心理(情)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从“知”“意”“情”出发,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准确定位核心目标。

(一)根据教材编著的单元目标来定位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下同)。“必修四”第二单元,是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的。那么这一单元课文的教学核心目标就可以从“知”的角度出发,定位为:从意象中体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其中一篇课文作为范文去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课文。譬如教柳永的《雨霖铃》,就可通过对“寒蝉、长亭、兰舟……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领会,去品味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的“千里清秋、落日、断鸿、游子……”。若每节课的核心目标明确,也就强化了知识点,那么课堂的高效就出来了。

(二)根据文章的特色来定位

每篇文章,各有其特色。从不同角度定位教学目标,效果各不同。教学时,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如教《鸿门宴》,这篇文章的教学核心目标不妨从“知”出发,定为:积累实词、虚词等相关文言知识。这篇文章的文言知识把握牢固了,对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又如《荷塘月色》。它的语言特色(描写、引用)尤为突出。因此,可以根据这个特色,把教学核心目标定位为:学习巧用手法来抒情。从这个核心目标出发,可以横向联系诗歌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样一来,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写作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十分明显地反映出时代对人们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要发展,就要有适应社会需求的语文知识技能。因此,根据这一时代要求,可以定位好某些教材的核心目标。如教人教版的选修课《新闻阅读与实践》,就可以把这教材的核心目标定为:一是如何快速获取新闻内容,二是学习新闻的写作。如何快速获取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基本构成和结构就行。而对于新闻的写作,就必须让学生明白: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新闻要体现重要性、时效性、显著性、异常性、价值性,具备要素越多,就具有越高的价值。

(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位

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从学生存在的不足或是学习潜能出发,把弥补不足或挖掘能力作为定位核心目标的重要依据。

如,同是教《陈情表》,我在不同的班定位的核心目标就不同。在实验班,我从彻“意”的角度出发,把教学目标定为:味孝情,立跪乳之心。在普通班,我从“知”的角度出发,把教学目标定为:把握文章层层推进构思的特点。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那是因为科组的学期作文教学计划是训练议论文。而普通班存在“望观点而无措”的现状,对怎样展开论证无从下手。实验班呢,基础好,但有些学生在思想上却“嚣张”,缺乏感恩之心,有必要给他们的人生上一节德育课。因此,我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定位好教学目标。

教学中,能做到准确定位核心目标,课堂收效就会高。但语文教学和语文课文都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定位教学目标时要把核心目标与辅助目标有机结合,即“固守核心目标,坚持多元目标”。定位核心目标,主要出于教学战略的需要。但单单凭借核心目标恐怕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有必要选择某些相关的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作为辅助目标了。

二、落实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措施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因读者的积极接受才能最终实现。”对这个看法,我们深有启发。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创造”中去,体悟到语文教育的价值,就必须想方设法采取各项措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化到课文之中。

(一)创造参与的有利环境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在学习的参与过程中,自我思考和不断认识规律,加强训练得到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出参与课堂教学的优良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避免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怎样做呢?首先,是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哪怕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同样尊重。其次,是善于发现任何学生身上细微的优点,适时表扬,增强他们的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再次,是让学生公平参与,不要让班上的几个学习尖子控制整个课堂,要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氛围。

(二)以问题带动学习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置问题,以问题带动学习。

问题的编拟可多题连问连答,发挥整体功能;也可以纵横联系,发挥迁移功能。纵横联系法即把某些东西与其他同类东西在水平上连接起来,把先前的学习与目前的学习做阶梯式上下移动。

在教《豆腐颂》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主题的表达上,和课外散文阅读中的《柴禾》有相同之处吗?请分析。答案为:这两篇文章在主题的表达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小见大。《豆腐颂》借豆腐的特点来说做人的道理,《柴禾》借柴禾的遭遇来说人生如何过才具有价值。

(三)巧用“空白”让学生动起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巧设、巧用空白,激发学生探索、质疑、思考、练习、消化、吸收等。教师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字空白、情节空白、情感空白、意象空白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动起来。

如教《雨霖铃》一课,我利用意象空白,让学生体悟“象外之情”。我先对“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的意境进行点拨,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再造想象。经过学生的描述,宇宙的广袤辽远、雾的迷蒙凝重、人的单薄渺小,则如立体画般一一呈现。这样,对于诗人的离愁之深、前途之迷茫,教师不分析,学生也自然而然地领会了。对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体悟,在学生的描述里,则是喜和悲的相映,飞扬和失意的对立:一边是晨风吹拂,杨柳飞扬,残星淡影,朝阳欲出; 一边是容颜憔悴,落寞满面。这番想象不由让人心生感慨,敬佩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

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事求“事半功倍”。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达到低耗高效的目标。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定位核心课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背课文的小偷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背课文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