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语文新课标需走出三个误区

2013-04-29罗建鸿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个性化文本

罗建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强调了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误区。一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生自主,从而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追求空洞热闹的课堂,用活动取代对文本的感受品味,造成表面的繁华。三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天马行空,教师不但听之任之,还美其名曰“个性化阅读”或“创造性阅读”,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很低的层面上徘徊,无法延伸。

为使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步入正轨,我们必须要走出以上三种误区。

一、教师的作用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不少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作用就可以淡化。其实不然,新课改不仅没有淡化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开了教师有效的引导、评判和组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自然就无法落到实处。

1.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得到重视

我们认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文章,并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非易事。探究性课堂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好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然后授之阅读方法,让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学习,以实现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位教师在教学贾平凹的《月迹》时,先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在有效的铺垫之后提出主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去寻找心中的月亮的?这一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找出“月迹”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说孩子们通过‘寻月都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点拨。整节课中,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比较、讨论质疑、品味感悟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明确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课文的主旨,少了空洞的热闹,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教师的评判作用不可或缺

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少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常常不置可否,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结果必须作出评价,对于错误的结果必须指出,对于正确的结论要进行肯定。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大胆想象于勒在美洲是怎样生活的。不少学生便胡思乱想:于勒在美洲开着奔驰、宝马,穿着名牌西服,每天出入高档酒店,在KTV里飙歌……而这位教师对此还津津乐道,在评判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加赞赏,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于勒生活的年代怎么会有奔驰、宝马?想象必须遵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特征。学生的回答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搞清楚,教师还大加表扬,岂不是贻笑大方?

3.教师的组织作用不容忽视

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冲破思想樊篱,敢于质疑发难,让讨论交流、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如果我们淡化了教师的组织作用,学生的质疑问难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窝蜂”,课堂教学应有的秩序和生态环境就会被打破。有位教师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学生连课文都还没有完整地读完,就让他们讨论:作者为什么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心目中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上来就直奔文章的主旨。由于学生尚未深入文本,教师所作的铺垫也不够,就匆匆地组织讨论,学生的思维自然也就信马由缰,发言必然文不对题了。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调控,通过组织阅读、分析、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空洞的热闹不可取

许多教师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把大量的心思花费在语文活动形式的设计上,以至于语文课花样百出,而文本阅读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课上常常听不到学生读课文的声音。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专题“荷”。活动前,他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让他们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归纳分类,制作PPT,整节课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查找、处理资料的准备过程中确实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但是在交流探究成果时,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关于荷的生物学知识的汇总,如荷的遗传和变异、荷的药用价值,这些问题与语文有多大关系呢?即使在“品荷”这一“语文味”十足的板块中,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有关荷的诗文,大多数学生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品读。教师的初衷是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殊不知语文课是姓“语”的,丰富多样的活动确实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弊端,影响学生阅读的习惯而产生浮躁的心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空洞的热闹只会使文本阅读迷失方向。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地在文本解读上下工夫,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

三、 个性化阅读切忌离谱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新课标特别强调个性化阅读。但是,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连文本的基本内容都不能把握,就要求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无异于空中楼阁,而且还会导致阅读教学的肤浅化和庸俗化。

首先,个性化阅读要尊重作品的时代背景。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映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追求。如果离开时代背景去进行所谓的个性化阅读,必然导致阅读的“虚无化”倾向。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其生活的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息息相关。读《最后一课》必须联系普法战争这一史实,读《幽径悲剧》就不应该回避“文化大革命”。只有在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会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和作家的思想观点。

其次,个性化阅读要尊重文本。读者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常常会与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存在隔膜,我们强调读者的“再创造”,但是这个“再创造”不是踢开文本另起炉灶,而是必须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读者才能真正读出作品的内涵。一位教师在教学《故乡》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中年闰土见到“我”的时候“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许多看法:分别时间一长,没有了共同话题;自己的境况难以启齿;不知用什么方式跟这位地位悬殊的人交谈;见到多年未见的好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在教师的赞扬声中,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经过仔细斟酌,后两种理解分明已“离谱”。教师要启而能发,发而能收,用最贴近作品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上。

有人说,个性化阅读就好像放风筝,不管风筝飞得多高,都会有一根线远远地拉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内容其实就是这根看不见的线。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读者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总要受到文本的束缚,一旦离开这个束缚,个性化阅读的风筝必然会掉在地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褫除他们身上的华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掏出来示众。一位教师在教学该文时,让学生泛读课文,然后以“一个 的皇帝”为句式说一句话。学生说出了皇帝的二十多个特征,如虚伪、贪财、卑鄙、愚蠢、善骗、狡猾、骄奢淫逸、荒唐可笑、自欺欺人……这位教师在评判时赞词满口。要知道说皇帝贪财、狡猾,显然游离了文章的主旨,违背了安徒生的原意。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务必要走出以上三种误区,使初中语文教学步入正确的轨道,取得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新课标个性化文本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