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文体偏离现象

2013-04-29钱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说明文文体

钱群

【内容摘要】本文就一节语文公开课来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文体偏离现象。在一些场合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人提出了淡化文体及文体知识的观点,并得到了有些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肯定。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妥。故借一节语文公开课来阐述个人的些许看法,以供同行们讨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体偏离

前不久,听了一节较大范围的语文公开课,执教老师上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以下是简要的课堂实录:

(一)师生对话

师:请学生以一个字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生:独特、美、雅、奇……(老师加以肯定)

师:我找的是一个“趣”字。(为文章找一个圆心,由此辐射开去)

师:在文中找出体现“趣”的句子,看看作者在城市中是如何找到自然之趣的?

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这图画是指什么样的图画?

生:美术画。

师:请阅读文章3、4、5、6节,找出与完美的图画、美术画相关的词语,并上黑板板书。

学生板书:鉴赏、艺术、审美。

教师穿插讲解:“绝”与“决”的区别、“艺术”与“技术”的区别、“雷同”与“珠光宝气”的意思。

师:分组阅读文章7、8、9三节,寻找体现画意的句子。

生: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生: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生: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教师穿插讲解:“补”与“种”的区别。

(二)补充阅读材料,挖掘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多媒体投影显示)。

(三)配乐欣赏自己拍摄的苏州园林的照片,进一步熟悉、印证苏州园林的景色及其特点。

(四)出示对联“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照应学生板书。

(五)进一步挖掘:叶老为何写这篇文章?补充写作背景,并扣住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中的“眷”字,明确本文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

(六)布置作业:读课文三遍。

这节课执教老师以“趣”为圆心扩展开去,小圆外有大圆,语文的外延也越来越大,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有知识的传授拓展至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把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把情感熏陶注入文章,把民主意识渗入课堂。执教老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引一启都那么大方自然、收缩自如,具有极大的亲和力,因此课堂容量尽管大,学生却毫无厌倦之感。圆心即是解读文章的切入点,是一把钥匙,而要找到它,必须充分解读文本并作出凝练概括。执教老师目光独具,以“趣”为圆心辐射全文及整个语文课堂,从而确立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教给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可谓“四两拨千斤”,匠心独运。

在课后的说课过程中,执教老师提出了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语文的原味是什么?她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应引导学生从课本里看到另外的风景,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向往,并进一步阐释语文课堂“本色不是单色、常态不是固态、归真不是返回”的教学主张。文本是开放的,学生的心灵是开放的、教师的心灵也应该是开放的。执教老师的这节课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原来说明文还可以这么上!

然而在欣赏和赞叹之余,一个问题也悄然爬上心头:为求创新,语文教学可以偏离文体吗?

《苏州园林》是一篇传统的语文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文教学的典范之作。文中总分式的结构形式、中心句的合理使用、有详有略的内容安排、主次分明的谋篇布局、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等等,都为学生阅读与写作说明文提供了范例。苏教版语文教材把这篇课文纳入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与苏乙的《都市精灵》、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放在一起。这一单元总领的主题是“人与环境”,在单元前的阅读总纲中课本这样写道:“本单元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作出明智的抉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纵观本册语文书,很显然它不是按照文体来设置单元,而是以内容来划分单元。那么编者是有意淡化《苏州园林》的文体意识,而凸显了它的内容特色。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它与单元总纲貌合神离。《苏州园林》选自于《百科知识》,是一篇介绍拙政诸园特点的文章,在介绍中叶圣陶先生固然寄托了对儿时和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但要说他还引导读者必须“善待自然、优化生存坏境”,就有点牵强附会。同时,《苏州园林》与本单元的其他三篇文章也不属于同一序列。其他三篇从文体上属于散文随笔类,在内容上也符合本单元的总纲,它们能引导学生“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作出明智的抉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而《苏州园林》显然有别于此。因此笔者认为把《苏州园林》归列于此单元有欠考虑。

由此,该执教老师上课时的切入点和对这篇课文的处理是否也受到了课本编排的影响呢?如果把《苏州园林》也当作散文随笔类的文章来处理是否恰当呢?即使执教老师把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总领课堂教学,那把“趣”作为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又是否恰当呢?文本第二节很明确地交代了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果要以一字概括也应是“美”,一种自然之美,而非人造之美。学生在回答执教老师的第一问时,给出了“雅”“奇”等字,以此为圆心,似乎也能构建课堂教学,但这符合文意吗?诚然,语文教学需要开放式的心灵与开放式的思想,“一千个读者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语文教学绝对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它必须受文本内容的制约和文体特点的限制。议论文有议论文的解读方式,说明文有说明文的阅读要求。你不能把散文当作小说来读,也不能把说明文当作散文来欣赏。如果不顾及文体的要求,课堂教学看起来是另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这绝对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毕竟语文课堂不是百家讲坛。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还要面临考试的压力、升学的竞争。从欣赏的角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不可以采用,但语文教学绝对不应该是一味求奇求新,它必须依托文本、紧扣文本、充分体现文本的文体特点。一切的创新必须在这样的框架之内。我认为这才是对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才能最终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钱梦龙先生执教的《死海不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之经典。《死海不死》也是一篇传统的说明文,可惜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并未将其收入。钱先生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想他也在思考如何上出新意这个问题。通过研究这节课的课堂实录,老师和教育专家们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钱先生确实在语文教学上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较强的创新力,然而钱先生的前瞻和创新并没有抛弃这篇课文的文体特点。他首先从文题入手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握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同时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大大地拓展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其次,他根据学情确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词语”为可以不教的内容,但放中有收,适时地强调了“确数”和“约数”的教学重点;最后,他紧抓该文是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这一文体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了知识小品讲究“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完成了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和品味。你看,这节课的课堂主体部分无一不是抓住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开展,它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应该遵循一定的法则;标新立异应该植根于文本、文体,而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孙悟空的最终修成正果和他头上的紧箍咒是密不可分的。

“本色不是单色,常态不是固态,归真不是返回。”还是想对该执教老师的这三句话多说上几句。语文教学绝对不应该是单色的,它理应是色彩缤纷、万紫千红,不过语文教学也应该是拥有自己的主色调的。这主色调就是语言文字在文体这块调色板上的绝妙组合和灵光闪动。给刘姥姥穿上迷彩服,总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凝固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注定是没有活力和出路的,但为了课堂出彩而一味追求另辟蹊径,有时也会带来“老莱娱亲”式的滑稽。语文教学不能沿袭老路,这一点要作辩证性的思考。我们反对的是不顾学生感受、不顾形势变化的陈旧教学,并不反对过去的一切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原先的路上也有很美的风景。不作有选择的返回,语文教学将如何归真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阅读专练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