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疗法饿死癌细胞
2013-04-29陈兆聪
陈兆聪
人类和癌症的斗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全球投入的研究资金不能算少,参与的科学界精英不谓不多,在这个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乏其人。社会上时常传出癌症治疗获得突破的喜讯,例如T细胞疗法、靶向治疗、抗血管生长因子等,但是不久还是令人失望。
重新认识奥托·瓦尔堡
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生化学家奥托·瓦尔堡早在1924年就提出,癌细胞新陈代谢的根本特征,就是几乎绝对地依赖葡萄糖进行糖酵解,而不能够利用脂肪酸或酮体来替代;而正常细胞既可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利用脂肪酸或酮体。当今诊断癌症的最先进仪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造成功的。对人体注入放射性葡萄糖,癌细胞就会吸收大量的放射性葡萄糖,这样通过CT扫描就可以发现癌细胞的存在。不仅可以鉴别肿块的良性或恶性,还能发现是否有癌细胞转移。
癌细胞的这一特性引发了医学家实施酮体疗法的设想。1995年,美国克利夫兰大学的医生首先对两例患晚期脑神经胶质瘤的女孩实施了酮体饮食的临床观察。患者进食极低量的碳水化合物,以高脂肪(中链脂肪酸为主)和适量蛋白质维持基本的体能。一年多以后,这两个女孩居然奇迹地健康生活,恶性肿瘤完全没有进展和转移的迹象。据说其中有一个至今仍健康生活。
纽约一个名叫哈特·菲尔特的成功富豪,本人是医学博士,拥有十分美满的家庭,但是却不幸得了晚期癌症,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全身骨骼。所有的医院都断定他最多只能够活三个月。菲尔特心想,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停了所有药物,采用酮体疗法。一年多过去了,他身上的癌细胞竟完全消失了。
美国有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酮体疗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美国医学界进行了许多的临床和动物实验,总的说来是令人鼓舞的。但是由于人体比较复杂,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更是牵连着許多因素,病人往往都是垂死的患者,高脂肪饮食也使许多人不适应,所以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对比实验。
但总的说来,美国医学界对这种疗法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第一个癌基因的发现者,诺奖得主温伯格也承认,酮体疗法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酮体疗法的理论依据
癌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而不能利用脂肪酸和酮体,这是癌细胞的最大弱点。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限制葡萄糖供应,那么正常细胞可以从酮体和脂肪酸获取能量,而有选择地“饿死癌细胞”。还有研究提示,酮体本身也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人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进食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的米面及白糖等。摄食后血糖增高时,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随之增高。癌细胞都有胰岛素和IGF受体,从而促使癌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胰岛素和IGF还可以促进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实验证明,酮体疗法可以降低血液中胰岛素和IGF水平,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临床观察显示,凡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降低最明显者,血液中胰岛素和IGF降低最明显者,以及血液中酮体水平最高者,酮体疗法的疗效最显著。
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
吃那么少,会不会更加消瘦,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许多临床观察证明了酮体疗法可以有效防止恶病质的发生。例如,最早那两个女孩在治疗中,医生用60%的中链脂肪酸,20%蛋白质,10%的碳水化合物加10%的其他脂肪,在连续8周的观察中,体重维持不变。最近费戎医生用70%的中链脂肪酸对晚期恶病质的患者实施酮体疗法两周后,病人体重增加2公斤,体能明显改善。
还有人怀疑,酮体疗法是否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对此我们应该清楚,酮体血症和酮症酸中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酮体血症是指血液中酮体增加,但是仍然在可控制的范围;而酮症酸中毒是指血液中酮体过度增加,引起酸中毒。临床观察显示,在应用酮体疗法的过程中很少发生酸中毒,而血液中酮体增高正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参数。
存在的问题
酮体疗法国内称之为“生酮疗法”,其食谱基本上是限制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摄入能量的10%,66%-70%由脂肪供应,蛋白质约为20%,总能量供应每天约1000到2000千卡。
但具体到临床实施,如何制定个体化的食谱,选用什么脂肪,以及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内有些医院也正在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