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画创作中卡通艺术不平静的美

2013-04-29唐雪婷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消费文化

唐雪婷

【摘 要】本文一开始先介绍了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并通过中国当代油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引出了卡通艺术的出现背景。卡通艺术受到后现代艺术影响的一种新的绘画语言,是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繁荣的,在卡通艺术的创作中,画家更关注于个体和自身的状况,倾向于个人精神和情绪的宣泄,融入了创作者的性格、气质、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卡通艺术;个人感受;消费文化

中国的油画艺术在本土化的变革和发展过程当中借鉴并保留了西方油画艺术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个体系变得日益丰富和复杂,正朝多元化发展。由于受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艺术观念和不同艺术思潮的影响,各种新的绘画语言,表现手段和创作观念粉墨登场。随着世界商业资本的运作和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今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凸现出来,而卡通画作为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具有富有魅力的审美特质而受到大众欢迎并融入到中国当代油画的“血统”。卡通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结合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思路、拓宽了空间,增加了活力。

我认为在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深层次的意境才是判断作品好坏的关键。在当代艺术日益繁荣的大前提下面,出现的各种类别和创作方法都是可行的。而在其中,卡通艺术则是受到了热烈的讨论。它被很多80后艺术家追捧,也被很多人质疑。不过在我看来,我认为卡通艺术是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家拉塞尔说:“艺术不仅仅存在于所理解的物体中,而且还存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的方法中。”好的艺术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的体现,而主观认识又由艺术家个人背景、性格、气质、素养所决定。从事卡通风格油画创作的群体,他们虽然个性迥异,但具备很多重要的相似之处,这对于研究他们的作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点。他们的少年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打开的国门使他们早年便受到欧美日韩的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重视生活质量,重视个人感受,不高喊口号,不关注政治,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寻求快感。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自己独特的爱好,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不愿被他人摆布,拒绝人云亦云。活在消费文化时代的他们,脆弱敏感,映入眼帘的是每天不断变换的商品,光鲜亮丽却转目成空。身边不停更新换代的物品对于他们也只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物件,在物质的包围下的他们每天都享受甚至依赖于这样的环境,但精神上却无比的孤独空虚。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矛盾的,即无法割裂对物质的占有又对由此而生的疲惫感到无奈。从事卡通风格创作的这些年轻人从小看着卡通片,漫画书长大,卡通形象已经深入他们的心灵,是抚慰他们心灵的良药。他们是一群大孩子,内心中保留着一份童真,他们不把卡通当做是小孩子的玩意,而他们又大多受到过美术基础教育,有一定得艺术专业,在创作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他们所熟知的卡通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实际上也成为了他们自己的寄托,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内心中的情感和理想。

80后在当代社会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群,也是一个当代新旧思想接轨的扣。有了他们,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就能在当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得以传承与创新。又恰巧是在艺术这个特定的圈子里,80后的艺术工作者更能表现出人们内心中的那种对现实社会的纠结,无奈,渴望,挣扎等矛盾的心理感觉。这个群体的艺术工作者能追忆着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新中国的进步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各种快乐以及在各种环境下内心的成长变换。而这样的感觉是在书本及影像当中所难寻觅的,或者也可用人们常说的“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

我的油画创作也是没有离开卡通绘画的范畴,因为我不想通过绘画表达那些离我太遥远的东西,而我所描绘的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所亲自感受过的。“她们”赤裸裸的向大家展示着另一个真自我,毫无掩饰的悲伤、愤怒、窃喜、迷茫甚至幽默诙谐后的沉默寡言。我想要的是通过木偶这个载体想表达对童年的记忆和成长的烦恼以及青春时节的花季美梦,然而面对成长我们有太多的措手不及,孤独、冷漠、背叛……

对于我来说,绘画从某方面讲是一种宣泄方式。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好的或者坏的情绪,正是这种情绪才能牵引着我进行创作。我认为没有情绪的创作是没有灵魂的。我常常把一些超现实和现实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因为完全现实的事物不能准确的表现这个多元的社会,而梦境或者幻想虽说可以准确的表达我的感想,但很多东西表现出来又过于虚幻。所以我相信正是这种“糅合”才给了我的创作无限的遐想空间。

什么才是美的?我反复的思考这个问题,玫瑰美么?但它却带刺。彩色的蘑菇美么?但它却有毒。或许就是这种矛盾的综合体才是美的诠释。美的背后总是翻江倒海,而翻江倒海之余也会散落点点美的星火。女孩与木偶就是我阐释美的方式。我相信我用木偶和女孩来诉说我小小的故事也就是在表达这个大大世界。

在80后艺术家逐渐崭露头角的时代,评判美与不美几乎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唯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一个话题。何为美?何为不美?时尚就是美么?传统就不美么?有一个标杆么有一个度量么?都没有,其实往往人们都忽略了内心真实的东西。

美,不是单一存在的现象,美的呈现需要翻江倒海似的过程,哪怕宁静之美,回忆之美,都是需要种种过程的体现与对比才能产生的,所以,美,没有标准。不能单一的存在。我所想要表现的是在这个阶段这个时期这类人群的一种内心的美,这个美包含过去,现在、未来。这个美也包含了甜蜜,心酸、幸福、失落、收获……

在这个任意素材都能成为美丽元素的时代,每一种美的背后都不平凡,都曾经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各种这样的闹腾,各种各样的历练,各种各样的翻江倒海。

美,不平静!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解决方法
从特困族群的消费文化看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
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
审美·家国·想象:由沪上咖啡馆到知识分子的“恋地情结”
新形势下产品形态符号发展趋势研究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百鸟朝凤》绝地逢生之批判中国当代电影市场“烂片高票房”现象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