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2013-04-29傅佳余卫国

理论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傅佳 余卫国

[摘 要]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11 —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更是一个未竟的事业和有待开拓和深入研究的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时代的呼声和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因而也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普遍关注和研究讨论的重大课题。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任何路径的选择和方法的创新都必须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支持。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方法论的启示与新的路径的开辟,既可以是基于历史过程的规律性的经验的科学总结,也可以是基于历史进程中的哲学家的个体经验的科学总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哲学典范和代表人物,特别是毛泽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路径和方法、经验和启示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拟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国内学术界有关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热点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问题

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傳统哲学的关系问题是既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同样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现有成果来看,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斗争哲学。雍涛认为,“斗争哲学”不是毛泽东的“只言片语”,而是他的一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毛泽东来说,“斗争”是他的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他至死念念不忘的人生信条。从他的辩证法来看,毛泽东的辩证法,就是以矛盾的斗争性为核心的辩证法。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就是以“斗争”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体系。〔1〕

(二)实践哲学。李佑新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基本性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致的,即都是实践哲学。毛泽东实践哲学就是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的实践中中国化的产物。〔2〕王南湜认为,毛泽东的哲学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实践哲学,它必须放在如何处理理论与实决定论与能动论的张力关系中去理解。毛泽东哲学贡献最核心之处,从根本上说在于他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理论与实践、决定论与能动论关系的实践哲学构想。这一构想虽然并未构成一个逻辑关系严整、等级森严的概念体系,但它却以前提性的结构内蕴于毛泽东的实践哲学之中,并且有着切切实实的实际效果。〔3〕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或说法:

(一)批判继承说。张琳认为,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中,马列主义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来源;中国优秀的哲学传统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背景和资源;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是毛泽东哲学形成发展的现实基础。毛泽东哲学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改造和创造性地转换。〔4〕寇鸿顺认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在文化的深层机制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有机融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形式,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现代化。〔5〕

(二)内在结合说。邹晓芟、萧诗美认为,把毛泽东哲学同时放到传统和现代、中国与世界这纵与横两大时空坐标中来看,毛泽东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毛泽东哲学中的许多命题,需要同时放到这两个系统中才能得到准确定位和完整理解。〔6〕刘刚认为,毛泽东积极继承了古代辩证思想的丰富资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古代“化”观念进行了系统的哲学新解。他对中国传统“化”观念的革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具体运用与理论创新。〔7〕

(三)张力消解说。王南湜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教科书提供给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解的材料。但是,毛泽东对苏联教科书的研读却并非无批判的接受,而是基于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基于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前见”作了批判性的重构。因此,对于毛泽东的哲学不能或至少不能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这一发展线索去理解,而应当从如何解决当理论运用于实践时所产生的内在张力问题去理解。青年毛泽东深受心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形成的既注重客观实效又强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思想结构,构成了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活的灵魂。〔8〕

三、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中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研究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又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一)从哲学范式或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李维武认为,毛泽东“实践论”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本体论转化为认识论、方法论,突出了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从理论上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论述的兴奋点,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思考、解决中国问题的思维方式。〔9〕寇鸿顺认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使中国传统哲学在理论形态上完成现代化的质变,形成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一种文化转换中介,并借此使马克思主义由一种哲学理论转化为一种现实的价值理想,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工作方法等等,最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10〕王玉平认为,毛泽东哲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哲学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又一次理论范式的转型,即由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经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理论的升华和创新。〔11〕

(二)从哲学形态的角度出发,雍涛认为,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系列范畴进行了批判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还把建构起来的理论哲学运用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形成了毛泽东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这是他在哲学上的又一重大贡献。〔12〕石碧球认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创新运用的成功范例。毛泽东从一开始即以实践为起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由理论传播升华为创新运用,而且在创新运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在政治层面上声讨教条主义,在哲学层面上剖析教条主义,彻底揭开了教条主义的伪装面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由译介型上升为著述型、由诠释型上升为创造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运用中得以创新。〔13〕

(三)从对毛泽东主要哲学著作的研究出发,雍涛认为,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通俗化的典范之作。“两论”从认识论和辩证法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哲学上的论证,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民族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14〕徐方平认为,毛泽东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讲演,基本上实现了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而构建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理论。《新民主主义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政治层面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15〕

(四)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论视域出发,陆剑杰认为,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形态。它帮助我们解读马克思哲学并把握其当代性,帮助我们理解邓小平及其后人的哲學创造并继续加以发展,帮助我们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并促成其现代化。构建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绕不开毛泽东哲学。〔16〕陈占安认为,可以从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对以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对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作用四个方面,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17〕薛其林认为,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运动中,毛泽东首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认识哲学、方法哲学和群众哲学。〔18〕

四、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此而言,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的理论视域出发,李维武认为,正是对重现实、重实践的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传统的一种融贯与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从最根本处看,在于“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一种外来哲学转化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以及许多论革命、论战争、论政治、论学风的名作都是从哲学上来阐发这一思维方式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表明毛泽东已经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了。〔19〕王南湜认为,毛泽东身兼理论家和实践家双重身份,并受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运用非理论智慧的实践智慧解决了这样一个似乎不可解决的难题:一方面坚持理论体系合乎逻辑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又能合乎逻辑地限制理论的普遍必然性。这便是毛泽东的贡献之所在。〔20〕

(二)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或以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理论视域出发,陆剑杰认为,毛泽东哲学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以列宁哲学以及其后的苏联哲学为中介的。一方面他紧紧联系中国社会、中国实践来读哲学,另一方面他密切关注苏联和中国学者著作中对他的哲学思考特别有启示的内容。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坚持实践论的辩证法的哲学方法,坚持依靠人和人民、为了人和人民的历史观,〔21〕并在中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的“历史创造论”中国化。〔22〕寇鸿顺认为,毛泽东在“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完成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3〕王玉平认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来实现的”,其思维路径创新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一般和个别的分析,真正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沟通理论通向现实的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人的话语系统,形成以“实事求是”为其理论核心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4〕李雅兴、陈建华认为,毛泽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一系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他辩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增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他善于使用中国优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25〕刘景钊认为,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揭示了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并行的路径:实践反思和理论概括的路径。〔26〕

纵观国内有关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可以说,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然而,在我们看来,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范式和新形态的理论视域出发,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做出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见。因此,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范式和新形态的理论视域出发,切实加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径和方法问题的研究,无疑是我们在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 考 文 献〕

〔1〕雍涛. 再评“斗争哲学”〔J〕. 探索,2010,(06).

〔2〕李佑新. 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J〕. 哲学研究,2007,(12).

〔3〕〔8〕〔20〕王南湜. 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9-200,151-154,150.

〔4〕张琳. 如何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哲学的文化特征〔J〕. 现代哲学,2008,(04).

〔5〕〔10〕〔23〕寇鸿顺. 论毛泽东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的历史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1).

〔6〕邹晓芟,萧诗美. 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7〕劉刚. 毛泽东对古代“化”观念的发展及其意义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03).

〔9〕〔19〕李维武. 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J〕. 中国社会科学,2007,(04).

〔11〕〔24〕王玉平.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维路径创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

〔12〕雍涛. 毛泽东论范畴体系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

〔13〕石碧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历程——从李大钊、瞿秋白到毛泽东〔J〕. 青海社会科学,2012,(03).

〔14〕雍涛. 《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哲学研究,2007,(07).

〔15〕徐方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和谐社会理论基础的构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2).

〔16〕〔21〕陆剑杰. 论毛泽东哲学的当代性〔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04).

〔17〕陈占安. 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4).

〔18〕薛其林.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J〕. 湖南社会科学,2012,(01).

〔22〕陆剑杰.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学术创新——论中国化的“历史创造论”〔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5).

〔25〕李雅兴,陈建华.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历史贡献〔J〕. 新视野,2010,(03).

〔26〕刘景钊. 从实践智慧到实践哲学——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在条件与思想理论来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6).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圣经》经文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