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才能异彩纷呈
2013-04-29王建勋
王建勋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通常,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至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一、注重语文训练
张志公先生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文中倡导:语文课要进行语文训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思维训练。那么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照我看,能够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训练这一环节抓住,其余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
洪镇涛老师讲《天上的街市》第一节就提出了两个问题:
A.我现在把“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了”换成“亮了”味道有什么不同?
B.我把第一节的两句话颠倒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换成这个位置,怎么样?
洪先生的这两个问题都是从作者怎样运用语言的角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涉及用词的准确性,第二个问题涉及这首诗的构思问题。至今仍有不少教师还在如下问题上争论不休: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洪老师的课已对此做了阐释。
二、抓住课眼
《春》是经典名篇。许多教师设计此课时,多是围绕“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做文章。
一位教师讲《春》是这样设计的:
师:春天美吗?如果美的话,美在哪里?你能猜出作者写此文的心情怎样吗?
师:请同学们把带有“了”字的句子勾出来,看一共有多少句。
师:我们先一起来读其中的第一句,看看这个“了”字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师:对“了”字有感觉没有?
师:我们再齐读一遍这一句,但先要把“了”字删掉不读。
师:这次感觉怎样?
生:读起来拗口。感觉不到作者的心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师:有这样的感觉就对了。我们再读一次,这次把“了”字加上去读,并把“了”音稍微读长一点,看有什么感觉?
生:有一种无比喜悦兴奋的心情,好像是作者在欢呼春天的到来。
抓住“了”字,就是抓住了课眼。这个课眼必须是课文的关键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另外,这个课眼多半还应该具有新奇的特征,既是文本的关键,但又不为学生所注意,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发现的欣喜。
三、注意语言积累
所谓语言积累教学,一是在语文的读写教学中让学生习得更多更美的语言,它们是语言运用的坚实基础;二是在学生习得语言的同时,教会学生学到积累语言的方法,学会品味揣摩,感悟并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例如《云南的歌会》的教学,余映潮老师设计的一个细节就让课堂上充满了情趣:
读下面词语,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物、怎样的事、怎样的人。
对调子 江米酒 毛蓝布 绣花绣孔鞋 柞木 春花 戴胜鸟 云雀 打铁 箍桶 阉鸡 赶集 吹鼓手
进行语言积累教学,在教材的运用与处理上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突出重点,咀嚼英华。语言积累教学的精华内容应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基于此,余映潮老师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分析课文的句式、段式、篇式,分析课文中语言组合的特点,分析课文语言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中达意传情的技巧。
四、能放能收
在课堂的点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自由度。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回答。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往往可在开放的提问中得到训练。
例如一位教师讲《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学生纷纷总结:
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骂人;
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
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吸溜鼻涕,长袍油渍斑驳,仰头迈八字步,狞笑,爱骂人;
敬业爱生……
在众说纷纭之后,教师让学生在题目的“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于漪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吕叔湘也指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的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