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物课“化无形为有形”
2013-04-29朱洪珍
朱洪珍
初中生物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原则,以实践探索为主线,因而提出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框架分为四部分:教之有效——实验为先;化静为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开拓眼界——网络的选择与应用;学以致用——生活中的生物学。
一、教之有效——实验为先
在大多数学生眼中,生物课很抽象,有些微观构造看不见、摸不到,“无形的理论”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保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充满乐趣、有意义的活动。而教师不需远求“救火之水”,近在手边的生物实验就是最好的“及时雨”。教师在设置实验时要把握好难度,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从中寻找问题,为学生提供参与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的活动机会。
而仅仅利用参考书上的实验课还是不够的,这还需要教师要有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物质运输的器官”一课中,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流动情况。这不仅能让学生对血管的类型、毛细血管的特点及不同血管中血液流动的速度一目了然,而且能使之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利用显微镜这一实验媒介,学生可以观察每一章节所涉及的动植物结构。总之,只有参与实验,学生才有可能对自己的知识框架做出调整和构建,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化静为动——多媒体的充分利用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单调、深奥,加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局限,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在讲解、分析某个生物机制时,由于听课分神,学生头脑中观念比较模糊,只会形成几个零散的、静态的图面,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如果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卡通联系起来,效果就不同了,一节课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这是因为鲜艳的动画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多媒体中适当地添加动画、录像会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时,一开始笔者仅具体地将各个环节的作用机制、过程叙述了一遍,板书写了不少,精力也费了许多,但是几节课下来,换来的是学生漠然的神情。他们不知道何为“气孔”,什么是“叶脉”。然而,当使用多媒体后,情况却出奇得好,比如:
生1:老师,我看气孔就好比叶子的一张大嘴巴,一张叶子有这么多大嘴巴,也难怪植物生命力如此顽强了。
生2:今天我才知道有一点就可以证明植物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朋友,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与能量,还帮助人类“消灭”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
看,就像生1,有些学生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其实并非不强,而是在于教师借助什么媒介方式去帮助他们了。生2讲得头头是道,当然在理论上不是十分严谨,但可以看出,他确实通过多媒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理解了课本知识。
三、开拓眼界——网络的选择与应用
在多次的教学实验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运用网络给生物课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也更加认识到网络在教学中逐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是当今社会的新生事物,凡新事物就有利亦有弊。在教学中,教师宜取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尤其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应如此。比如:在某些章节里,有一些纯文字的乏味理论,学生对之难学亦难懂,每当此时,笔者经常上网搜集一些相关图片、录音、视频及前沿进展,将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这不失为教学中的良策。
“三人行,必有我师。”网络上也不乏良师益友。在“丁香园”论坛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发表了一篇帖子,让人受益匪浅,他讲道:“分层次目标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能积极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过此帖子后,笔者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较好,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书本知识、会做相关深度题目,还要多看一些相关课外资料;对B层学生,在保证他们基础知识过关的前提下,再进一步渗透有难度的内容;对C层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降低难度,减少数量,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经过连续两年的实践与发展,分层教学班比普通班有了明显的优势。
四、学以致用——生活中的生物学
实践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实践的信心,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因为有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其自主学习倾向更强。有一次讲到动物的睡眠时,有学生提出:“鱼类也睡觉吗?如果睡的话,为什么它们不闭眼睛呢?”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问题,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次日,有好几个学生黑着眼圈兴奋地来向笔者汇报观察结果。显然,他们是熬夜认真地观察了一夜才得到答案的。
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与他人是有联系的,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而且能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比如:去年笔者在教师宿舍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不大的田地,要求班里每个学生种下自己喜欢的种子,并按书本上的内容观察其生长状况,包括种子的萌发、芽的类型和结构、根的结构与功能等。如此,将书本上无形的文字转化成了现实生活中有形的实物,并实践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