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问题之反思
2013-04-29耿振翔
耿振翔
摘要: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脑视觉系统的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洞察能力和解读图像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的社会环境及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生活化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究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生活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63-01
美术教育由于其本身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在加上近年来随着视觉传媒、艺术设计、陶艺设计、动漫设计等各种新兴美术专业的相继涌现,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学校的美术教育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美术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现代美术专业人才,从而保证自身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1 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美术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一样,培养合格的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单一的知识教育倾向十分严重,在具体的教学中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格与感情培养,尤其缺乏美术教育中所蕴含的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影响到学生美术人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精神。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来完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把美术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美术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时,还要把与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相互结合,把人文精神作为指导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的美术活动中,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对美进行再创造,进一步树立他们的审美价值观,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成为主体,让他们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人文精神时,通过亲身的人文体验过程来产生心理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造是美术的生命源泉,在美术的创作过程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美术焕发艺术的生命气息,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术的灵魂是创造以及超越。也正是因为美术本身所具有的的这一特点,美术教育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的美术教育把教学过程简单的理解为,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艺,学生仅限于学习记忆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过程。但是美术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教学过程的基本前提就是对现有知识的超越,进行发散性创新性思维,所以现代美术教育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日本教育学者普遍认为,"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好的授课方法主要是来自教师个性的发挥,在教学引导上面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即发散性思维的能力,避免机械性能的重复模仿"。因此,我们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对其创造能力进行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拥有的才华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无形之中,自然会形成一股创造意识及创造潜能,当这种创造潜能在心里形成,就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环节的活动中。同时,在技能技巧训练中,不框定模式和风格,引导学生多探索、多研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因材施教,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个美术教学的过程,美术也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种载体,不能为美术而创新,应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新,用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和锻炼自己,使自身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3 生活化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究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同样作为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更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为美术创作的来源,让他们运用美术的表达方式,通过色彩、线条等特殊的展现手段来表达内心特殊的情感。在我们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采用的的教育模式或者直接从西方引进,不能适应我国美术教育的实际需要及现实的教学情况,或者应试教育下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美术素养的培养也是偏面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新的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生活化教育模式就是一种直接学习与探讨的新模式。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源自与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美术教育同样也是一样,所以在美术教育中,要针对学生内心中对生活的具体感受,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直接特殊的表达方式把直接所领悟到的看到的世界用心灵的色彩表达出来。在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以生活化背景为依托,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也 要为他们创设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能够具体的感知,同时赋予其生活性、形象性的内部特征。让学生在具有浓厚生活意味的美术活动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美术活动的创造中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例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美术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以及专业教师人才的缺乏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以上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阐述了美术教育不单单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的灌输,它肩负着优秀文化传统中人文情怀的传递,引领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担负着学生生活情操的培养等具体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黄莘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教学月刊,2010(12).
[2] 夏永梅.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
[3] 吴乐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示范大学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