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下册口算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2013-04-29厉佳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错例错因两位数

厉佳

口算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也反映了学生个体的数学素养。笔者收集、分析了一些口算的典型错例,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错例收集及错因分析

错例1:9-5=14;8+4 = 4;(4)+ 8=11;(18)- 6=7;15-8=3;11-3=6

错因分析:这是由于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的错误。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把加法看成减法,把减法当作加法来计算。如“9-5 = 14”“8+4 = 4”;②学生往往只会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经常会把数量看错。如学生容易把“15-8=3”看成“8-5=3”,把“11-3=6”看成“11-5=6”;③学生看到一整页的计算题,容易产生浮躁心理,不能冷静地答题,或者在做口算时,因一时分心就会产生离奇的错误。如“(4)+ 8=11”“(18)- 6=7”;④书写不规范、不整洁,做完题后不检查,容易丢题和落题也是造成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错例2:第一类:18-5=13;29-8=21;12+6=6;18-7=11

第二类:(92)-(2)=90;30=(30)-(60)

错因分析:人都具有一种惯性思维,何况是小学生。在解题中,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严重干扰他们的计算,造成错误。

在第一类错例中,因为前两题都是减法,所以学生习惯性地认为第三题也是减法,把“12+6=”错误地看成“12-6=”,所以计算结果为6;在第二类错例中,当笔者反问30怎么减60时,才知道原来学生做题时是从右往左看的,误以为等号在左边。这都是由于小学生知觉发展不成熟,感知模糊,方位知觉混乱而造成的错误。

学生很难通过检查发现此类问题,需要别人的提醒。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引导、训练,学生才能避免出现直觉错误。

错例3:7+7-9=14;48-30+9=36

错因分析: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足,并不是说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好,而是说在做口算时,如果题目中混合了加法和减法的多步运算时,学生只能记住第一步的计算,漏掉第二步就直接写上了答案。此外,由于时间和学生基础知识记忆模糊等因素,导致学生在两位数减整十数时遇到困难,计算的正确率明显下降,计算速度偏慢。

错例4:第一类:45+6=41;32-6=36

第二类:(1)-8=9;(12)-7=9

错因分析:小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没有掌握进位和退位方法,所以才会出现此类错误。学生之所以会犯第二类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算式的意思,没有看懂题目而造成的。

二、解决学生口算出错的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多“唠叨”,在每次口算前提醒学生看清题目、仔细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让他们知道养成良好口算习惯的重要性,或者开展一些恰当的班级活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会学生口算方法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渗透计算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口算方法,如一些简单数字的记忆、“凑十法”等,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只有抓好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面对一整页的口算题,需要学生在做题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因为稍不细心就会计算错误。枯燥、重复的机械训练并不能激起学生的训练兴趣,反而会降低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练习时,笔者注意采用多种游戏形式以及一些激励措施来进行口算练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而低年级口算内容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采取科学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计算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沙溪镇董村中心完小)

猜你喜欢

错例错因两位数
能拨出哪些两位数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