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德育工作经验谈
2013-04-29冯家元
冯家元
摘要: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遵守社会公德的学生。德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教师用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影响学生,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师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采取合适的德育方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 德育工作 经验
初中生的道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他们道德情感丰富、强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的行为,但想法与行为常有差距。这个时期也是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容易出现道德两极分化的关键期,所以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八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些德育工作的经验: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讲明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和认同教师讲授的道理,即使教师强迫学生接受,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或许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情感陶冶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班级,其道德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这两种活跃的教育因素形成了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都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初中班主任能否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笔者在建设班风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好的班风可以促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掌握、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而且也要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求知欲和上进心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深受他们的喜爱,能够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笔者经常采取实践锻炼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特定的事物采取他们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四、树立良好的榜样法
榜样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道德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道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直接效仿的榜样。笔者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一方面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笔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传,又重身教,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班主任更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德育方法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使他们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