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吕氏春秋》成书的条件

2013-04-29周悦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吕氏春秋

周悦

【摘 要】《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主编的的一部类似于古代百科全书似的传世之作,这部巨著融汇了多家学说。它的成书并不是偶然的,这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和吕不韦个人的努力都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关键词】《吕氏春秋》;成书原因;历史环境;个人因素

《吕氏春秋》这部由秦国著名政治家吕不韦组织门下三千食客编着而成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被称为是一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i的书籍。《吕氏春秋》内容丰富,它对中国历史思想最为活跃的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整合,全书呈现出以儒道为主、兼摄名法的独特面貌。该书形成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成定居之时,极富先见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以分封为主、集权为辅的统一政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吕不韦组织宾客编着的《吕氏春秋》不仅是一部传世的不朽之作,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收官之笔,是先秦文化的最后一座高峰。

这样一部旷世巨著,怎么会出现在战国末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一、吕不韦的个人因素

首先便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过的因素,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曾给出这样的解释:“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司马迁认为吕不韦是为了与四公子攀比并提高自己地位才编着《吕氏春秋》的。这当然是吕不韦命人编撰《吕氏春秋》的一种可能,但一定不是全部的原因。

吕不韦是一名极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对于时事有着清醒的认识。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上百家争鸣,政治上诸侯争霸,吕不韦所处的时期已是战国末年,诸侯争霸已经接近尾声,国家统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无疑是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诸侯国,因为此时的秦国早在秦孝公时代经过商鞅变法强盛起来,经过几代君王数十年的努力,无数的兼并战争,成为了诸侯国之中最强的国家。伴随着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思想上也要求转变各家对立的局面以建立起与大一统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秦相的吕不韦,正是出于对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开始着手做好理论准备以迎接统一时代的到来。《吕氏春秋》的出现,正是思想走向统一的先兆。吕不韦此举,既是出于对历史发展去趋势的把握,也是出于对秦国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清醒认识。

吕不韦执政十余年,自然对于秦国的这些隐患和缺点和了然于胸。他希望秦统一之后能够成为一个王者之国,能够持久存在。他组织人力编撰一部详尽而完备的书,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统一国家制定治国理论,为国家的政策、方针提供一个借鉴,是一次建构统一的治国思想的一次尝试。《吕氏春秋》的主线就是如何作一名国君,如何治理国家。该书虽然包含的思想很杂,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等等,都包容在内,但它并不是一个杂乱的拼盘,而是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贯穿全书。这个中心就是如何统一天下和治理天下,《吕氏春秋》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取舍各家学说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可见“欲以并天下”才是《吕氏春秋》编撰的主要动机,《吕氏春秋》是要为即将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提供治国的纲领治纲领和方略,是在为新政权下建构新型统治思想的文化准备。

再次,从吕不韦个人的私心来说,由于吕不韦和秦王嬴政的微妙关系,编修一部如此完备的巨著,不仅对即将完成统一的秦国有着极大的好处,也是对自己政治野心的一种展示,对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表达。也可以藉此向秦王政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更大的影响,以实现吕不韦自己的政治抱负。

二、历史环境因素

在从吕不韦个人的方面找编撰《吕氏春秋》原因的时候已经提到了,修编这部书是吕不韦为当时秦国的国运打算。即为了适应当时政治历史发展的需要。战国末期,秦国强盛,由秦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已是定局。编修这部《吕氏春秋》可以为秦统一六国后秦王的施政方针等提供一个纲领性的指导。

此外,就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吕氏春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等诸子学说的身影,所以后世很多人称此书是“杂家”的代表作。这种文化整合取向在该书的体例及内容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正如牟钟鉴先生说讲:“该书把战国时期盛开的文苑百花,移植到同一棵文化之树上,既使百花有了一个共同的根干,又使封建文化的大树,呈现出多姿多彩。” ii

不可忽略的是《吕氏春秋》的编撰,吕不韦的三千门客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他们,在任何的情况下这部巨著的出现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涉及到了秦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及六国士人“夷狄视秦”观念的转变。

《史记·六国年表》说:“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秦本纪》又说到了战国中期秦孝公即位的时候,秦国中衰,“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这样的境地之下就少有人士人愿意来秦地讲学。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士”阶层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大量涌现与活跃。此时秦国虽然不断强大,但在很多六国士人心目中却被视为“戎狄”或“虎狼之国”,凶残暴虐而无信义。如《战国策·赵策三》之《秦围赵之邯郸》篇记载鲁仲连说:“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劝说楚怀王不要去会见秦昭王时,所举原因就是:“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同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却是人才济济,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宋钘、尹文等,其中包括儒、道、法、阴阳、兵、名等多家都在稷下学宫讲过学。尽管齐稷下学宫曾经学者云集,齐国与秦也曾并称东、西二帝,但到齐愍王时已走向萧条,统治者的排斥、暴政或国家动乱使士人们难以为继,不得不另寻出路。同时其它东方各国在军事上的相继失利和国力上的渐衰落也让诸子“务不治”的目的无法实现。而此时唯独秦国“驳”而“霸”,兵强国富,统一天下的实力愈见明显,同时又有着广纳天下人才和重贤任能的传统,战国晚期士人的价值观由此不能不发生转变了。历史上曾有孔子西行不到秦之说,但荀子深入秦国考察后言其“古之吏”、“古之民”、“古之士大夫”和“古之朝”iii不由发出“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iv之感叹,对秦国的地理、制度大为赞叹。事实上荀子入秦之后也还有好些儒家弟子留在了秦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方六国曾“戎狄”或“虎狼”喻秦的种种看法。考虑天下大势和比较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情况,士人价值观就逐渐发生转变。相比东方六国的衰落,秦国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上的富庶和军事上的强大,难免吸引六国各家士人前往。适时正逢吕不韦入秦为相,大权在握,欲效法战国四公子的“养士”和改变秦文化相对落后的局面,“亦招致士,厚遇之”,于是“至食客三千人”v,昔日的稷下学者也有很多成为了吕不韦的门下。这些门客最终为其编写了《吕氏春秋》这部巨著。

《吕氏春秋》这部巨著的编撰,时代的因素和吕不韦个人的因素都是极为重要的,两种因素的结合最终成就了这一部百科全书似的巨著。

注释:

i 司马迁《史记》

ii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7.

iii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8.

iv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8.

v 司马迁,《史记》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吕氏春秋》“四维”领导方略的运用之道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成书三题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秦昭襄王非秦武王之子乃秦武王之弟——高诱《吕氏春秋序》订误
《吕氏春秋》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庄子·让王》篇形成年代考略
《吕氏春秋》引《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