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58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2013-04-29王厚安��
王厚安��
【摘要】 目的 分析58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所有患者诊断参照2000年欧美心脏病学会对心肌梗死的定义,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超声检查、动脉造影、生化检查等。在诊断中主要观察患者的危险因素史、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合并疾病、心电图。结果 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6例,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37例CK-MB水平升高大于等于正常限值的2倍。58例患者cTnT水平均较正常值高。58例患者中除5例患者的心电图正常之外,其余患者均有T波改变及ST段压低。58例患者中有45例做了冠状造影,其中1支病变的有5例,2支病变18例,3支病变22例。结论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多,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常见,并发症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电图;危险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27-02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上涨,老年人患病几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急性管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尤其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年龄越大,患病人数越多[1]。该病的致残率较高,治疗的难度较大,所以必须要在病发后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为了减少误诊,需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本文对我院58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做了分析,具体经过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58例老年急性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67-84岁,平均年龄在74.6岁。既往病史:高血压35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9例。有过吸烟史的患者34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诊断参照2000年欧美心脏病学会对心肌梗死的定义,在患者症状发作24h内患内肌钙蛋白Ⅰ的水平有典型升高,血肌酸激酶和其同工酶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水平要比正常上限高2倍,同时伴有如下情况之一:有心肌缺血症状;18导联心电图未发现ST段出现明显的抬高。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超声检查、动脉造影等。
1.2.2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调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2]。介入治疗:4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2例患者行CABG术。
1.3 观察指标 在诊断中主要观察患者的危险因素史、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合并疾病、心电图。
2 结 果
2.1 危险因素 58例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和止血代谢紊乱。其中12例患者有一个危险因素,25例患者有2个危险因素,14例患者有3个危险因素,7例患者有4个危险因素。
2.2 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诱因:未发现明确诱因15例,劳累激动发病18例。呼吸系统感染发病25例。按照纽约心脏病患协会对心功能的分级,1级有6例,2级有31例,3级有16例,4级有5例。
2.3 既往心血管病史 58例患者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6例,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9例患者曾经行皮管状动脉介入术。
2.4 心电图 58例患者中除5例患者的心电图正常之外,其余患者均有T波改变ST段压低。患者梗死部位分布:前壁41例,下壁12例,后壁3例,右室2例。
2.5 冠状造影 58例患者中有45例做了冠状造影,其中1支病变的有5例,2支病变18例,3支病变22例。病变血管累及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左主干、管壁。管壁表现为弥漫性病变,且存在僵硬、钙化等现象,小血管的管壁存在增厚现象。
2.6 生化检查 37例CK-MB水平升高大于等于正常限值的2倍。58例患者cTnT水平均较正常值高。
3 讨 论
根据心电图ST段有无抬高,可以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ST段抬高患者大多数是Q波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则无Q波心肌梗死[3]。此类疾病的发病诱因较多,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发病诱因,主要是因为老年群体心脏的自主神经衰变,疼痛敏感性降低,而一些老年患者合并一些其他的疾病,出现心肌梗死后其他疾病的症状掩盖了本病的胸痛等特征。
研究表明在所有冠心病中,其40%左右的首发症状表现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是以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导致管状动脉急性闭塞。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脏器功能有明显的减退,同时伴有其他各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等,所以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其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老年特殊群体加强观察,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做到准确诊断,从而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聿杰,黄带发,王沈歌,刘艳霞,孙艳丽.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94-295.
[2] 陈哲明,郑卫星,罗助荣,盖晓波.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药物的选择[J].天津医药,2010,14(7):633-634.
[3] 李传方,高东升.高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