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变成博命游戏

2013-04-29严辉文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情结悲剧青春

严辉文

因为高考落榜,四川崇州一个小村庄的复读生杨媛,先是用小刀割静脉,后又吞下三颗农药磷化铝的药丸自杀,二十岁的青春永远凋零在大学梦里。

又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悲惨故事,其中有青春和成长的印记,有死亡之神不期而至的残忍,有普通家庭和草根学子的梦想和期待,也演绎着悲剧发生与发展的共同一幕……

每当高考结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类似上述新闻中的人生悲剧,则总会在不经意间再次上演。除了杨媛的不幸故事之外,我们还看到,有女儿高考失利,父亲拉着女儿去跳河的;看到少女高考未上一本线,绝食三天拒不填报志愿的。种种悲剧都表明,在没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平民家庭,落榜的人生压力依然很大。

诚然,高考是人生一场重要的考试,但它毕竟只是一场升学考试,为什么竟成了一场博命的游戏?

社会悲剧的背后总会有社会原因,我不想再去扯什么制度来垫底了。不过,我们的教育本身,确实弥漫着一种“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逻辑。有一种提法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很早就开始为孩子去拼抢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一个战术叫“培优”,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在学校的十年寒窗苦读之外,还继续通过校外力量加压;有一场战役叫“题海战役”,这是用时间、汗水、泪水浇灌的成绩单;有一种情结叫“名校情结”——你是博士、硕士,你所毕业的学校是211、985吗?你的第一学历是重点大学吗?甚至于还要追溯,你中小学的出身可靠吗?

这是一种由社会压力倒逼着的人生状态。种种社会压力最终都会变成家庭压力,所有压力的末端是孩子们稚嫩的肩膀和尚未足够成熟的心灵。到了高三,就是压力爆棚的时节,节节练、天天考、周周排名;然后2月调考、3月调考、4月调考,这些“磨你”考试让师生们不得安宁,卷入考试流水线链条的每个考生,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恐怕不小于李娜在温网赛场上的压力。而所有压力的时间结点和出口,似乎都在高考成绩放榜这一天。

考试前,学校充斥着魔鬼训练加不切实际的虚妄口号,诸如什么“没有高考,你玩得过富二代吗”、“没有高考,你赢得过官二代吗”,什么“血狼精神,与我同在”,或者“今日疯狂,明日辉煌”,再不就是“志与天齐,挑战极限”之类的。高考是否会带来人生真正的命运转机,是否真的会一考定终身,且不细论,单是某些口号本身就充满戾气,为无处安放的失败青春埋下了伏笔。

高考发榜之后,媒体钟情的是状元们,其报道和宣传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快乐,透露着赢者为王的霸气。学校也忙不迭地进行各种高考总结,渲染着“同类学校第一名”之类的豪情。此时,向隅而泣的是爹不疼娘不爱的落榜生,他们除了靠自己的意志疗伤,鲜见学校和社会组织提供心理疏导。

既然全社会已经把高考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又为什么没有配套措施来抚慰失败者的心灵?

插图/全家冲刺/陈国鑫

猜你喜欢

情结悲剧青春
伟大的悲剧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