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背景下大学教育产品的界定

2013-04-29孙风强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8期

孙风强

摘 要:市场是社会不变的法则,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其市场产品是大师经验和自由学时。大师经验的珍贵在于对人类现有经验掌握的数量和对相关经验加工的质量方面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自由学时是为了给社会以挖掘每个社会成员个性的机会并培养这种个性。大学教育的关键是教会学生以其个性去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给成员发展自己个性的机会和自由,社会成员利用这种机会发展自己的个性,并利用这种个性为社会服务是一个社会所有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教育产品 名师经验 自由学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22-02

市场是这个社会永恒不变的法则,人类的趋利性注定了市场的重要性—— 市场是人获取利益的主要场所。在人类社会由农耕经济运行到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讨论影响社会的主要机构—— 大学的市场产品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发挥好大学在人类关系链接中的作用。

1 大学的教育产品是名师的经验

1.1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发明了记录和传递进化经验的工具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是利用前人经验的能力,为此,人类发明了固定和传递成功经验的工具。在进化方面,人类之所以能够远远的走在其他动物的前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发明了记录和传递成功经验的工具,从而可以让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在一代与一代的传递中不会出现断层和重复劳动,能够让后人在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前进。首先,我们发明了语言,用以传递经验,“人类运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当思想已成为过去时便用语言来加以回忆;并用语言互相宣布自己的思想,以便互相为用并互相交谈。”但是语言毕竟仅仅是一个传递经验的工具,传递经验的前提是要固定经验,“语言的一般用处是将心理讨论转化为口头讨论,或把思维序列转化为语言序列。这种序列由于容易遗忘,使我们必须从头进行构思,但通过作为标记的词语就可以从新回忆起来。所以名词的第一个用处就是作为记忆的标记。”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经验固定住,于是,人类发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来固定经验,这样我们就做到了人类经验的固定和传递,就可以比较完整的向其他个体传递经验了。比如说,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需要基本的三个要素就是时间、地点和人物。就是为了更加明确的说明经验信息。这样,人类就可以把固定的经验信息进行传递,从而使人类有了进化的支撑点。

1.2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借鉴别人的经验以提高生存的能力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生存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种状态: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学习的内容都是前人用文字或语言总结记录的经验,是对别人的借鉴和对自己生活探索的累积“思维是解决经验问题的工具,知识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的积累”,“学校不应当传授现成的思想,而应当提供获取个人见解的机会,这种见解不是来自别人对他灌输的东西,而是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从实用的角度上说,经验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实现目的与结果的最高效链接,也就是说在实现目的的工作方法上的最大效率,从而缩短我们工作的失误时间、减少为了成功所必须付出的失败成本,“后世的人把文字当做一个钥匙,去从古人经验所得的知识库里面取出种种东西来应用,这实在是一件最便宜的事”。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从而去享受休闲时间的幸福。毕竟,“人的行为目标是余暇;而且‘人们认为幸福在于悠闲自得。应该时刻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恰恰就是获得余暇或‘scholē(即‘学校一词的语源)……它是能够懂得怎样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时间的那种才能。”对于上述闲暇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作为个体,有限的生命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另外,好逸恶劳也是人的本性,恰如荀子所说:“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所有的人和一切生物一样,都希望获得他们的本性或体质所能容许的最大幸福”,这就催生了一个矛盾:为了满足自己余暇需求则会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让自己的闲暇没有成本进行支撑;为了获取余暇成本则要加大工作的时间,但又会侵夺了余暇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借助经验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压制工作的时间,从而扩大了余暇的时间。这就是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是卖油翁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境界。而借助别人经验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学校中学习前人积累和总结的生活经验—— 知识。

1.3 名师经验的价值在于他对人类经验的加工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从而更实用

名师经验的价值在于他对人类经验的加工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名师对人类现有经验掌握的数量和对相关经验加工的质量方面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能够实现经验与当下实际的无缝连接。从名师的个体来说,其本身在经验的掌握能力方面就超越常人。具体到一项行为的完成,名师对经验的掌握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现有经验积累的最大化,“记忆多或记住许多事物就谓之经验”,“布斯坦尼也认为,人类通过摹访、经验和判断而逐渐获得知识。”而一个行动的起点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行动未来的高度,这个起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行动者本人所掌握的别人经验的数量和质量,这也是名师的独特价值之一。所以,杜威在谈到中国发展的时候说:“中国则不然,有无数先进国摆着样子,听凭你可以拣一个最好的取法起来,所以有凭据、有依据。”在这方面,教师由于其主观性和职业特点注定其在在经验的掌握基础方面能够超越一般的群体;其次,目标订立的现实化,目标是在目前基础上的升华状态,目标订立的可行性决定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实现的质量,这需要对所掌握经验的分析和归纳,而“知识,更是要紧,因他是辨别是非的一件利器”,毕竟,知识从客观角度上说是前人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我们自己开始新工作的工具“思维是解决经验问题的工具,知识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的积累”。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另外,我们需要把现有的经验进行提升,“一个受完教育的人如果不再继续提高他的思考能力,不再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已获得的知识,不再纠正任何错误或更正学到的不完善的观念,他就会很快看到他早年辛劳的成果丧失掉。最初获得的印象如果不通过进一步学习加以更新,时光将抹掉其痕迹,而大脑本身一旦失去了自我运用的习惯就会失去灵活性和活力。”但是这个提升需要有名师来完成,“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批判的和信息灵通的连续性,而正是教育思想能使我们填补空白、保证这种连续性。”最后,目标实现的高效化,有了前期经验的积累,也有了进一步创造的需要,下边就需要具体的行动了,“有经验的人知道一事物的存在,但他们不了解该事物存在的原因,而有学问的人懂得推理和原因”,“教育能够把获取新的知识同往往非常丰富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也就能够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更有效率。所以“人类进步的理想具体地说可看成是知识和行为的进步,不存在可能破坏其必然联系的内部矛盾。”

2 大学的教育产品是自由的学时

2.1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有自由发现自己的机会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有自由发现自己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每个人……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大学的职责之一就是给孩子发现他自己本性的机会和条件,“当我问我自己,什么样的知识最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我逐步认识到,儿童应该懂得的最重要的知识,首先是了解他们自身”,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毕竟,“并不是孩子想要从事的手艺都有其可能性和适合他们,唯有满足其性格,对他适合的手艺才是如此。”我们常说的“性之所近,力之所能”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除非儿童自己深信学习对他们自己有好处,他们应该学习,否则学校的课程和特殊的教学方法都不会有太大作用。”毕竟对于人类来说“内心的形象必须以一种自愿行动为条件”,但是,如何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呢?作为大学就是要“注意其特殊的爱好。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根据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即可对此加以确定。”要给给学生以彻底展现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一方面说给学生以自由;另一方面又需要学生完成既定的目标,这样并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应当赋予学校的第一个目标是要确保每一个个人都有机会在今后的生活(无论是作为男人还是女人、父亲还是母亲、公民以及劳动者,总之是一个人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成功。”

2.2 大学教育次要任务是把开发智力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大学教育次要任务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的学习内容或相似的学习内容,然后,把学生培养成独一无二的人。发现学生个性后的行为措施是开发学生的个性,“自然赋予儿童以才能,但把它留给人去开发培养……社会承担发展才能的任务,”另外,“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他的生存的核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民的智力特性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财富,如同杜威在评论中国的教育时所说:“中国有许多铁矿、金矿、煤矿,都不会开采,大家以为可惜。需知中国可惜的地方,不在这一种物质方面,而在有天资很好的人民,不曾把他们的本能完全发挥出来。要使全体人民的本能发挥,须从教育着手。”具体到大学教育来说就是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给教师以自主权利,让学生在课堂的试验田里去开辟有理论基础又富于实际的知识体系。

2.3 大学文凭背后的价值是学生在上面花费的学习时间

当下,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的学历证书只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这种思维的惯性忽略了大学证书的价值真谛—— 那两张纸背后的学时,也就是说学生为这张纸所付出的劳动时间,这种观点在以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体制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因为大学在这种体制下已经不能再提供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大包大揽的安全。而对大学学历证书认识方面的误差导致很多人对当前大学教育的绝望,为了释放这种绝望,把毕业之后的失业归结为自己没有关系,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在学历证书上的学时不足所产生的学历贬值。

3 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自己独特个性去融入社会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独一无二的人,每一个都肩负着将自己的个性特点打磨成社会认可的美感的职责。“个人发挥自身特有的才能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以获得自我实现”,但是,人类又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生存的,“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人一起生活”,也就是说人类需要发挥个性自由的需要,也有融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一个矛盾:不发挥社会个体的个体特点社会就没有活力,太发挥则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凝聚力,导致一个群体社会属性降低,所以需要学校的存在—— 发挥学生的个性并教会学生以个性特点融入社会的能力,“民主社会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具备使他们获得这样的自我实现的性格—— 习惯和品格。”所以杜威说:“学校设立,那是谋社会的幸福,并且各个人有机会能发展社会的幸福,这是共和的精神”,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的幸福,全靠学校和教育,这不是空谈,是从美国实践的经验得来的啊”,但是学校如何教会学生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生存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是学校在社会改良过程中的责任“世界的进化不是偶然的,必须由教育提倡的。”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在自治的基础上学会社会的生活方式,因为“共和国的人民一定要有自治的人格,共和的政体,就是自治的政体。一国中能自治的很少,受少数贵族或者官僚的专制,则其国不能自立”,“但是自治必先以知识丰富,有判断力、方才可以做到。自治不是个人的私意,一时的感情,要有互助的精神、稳健的方法。”毕竟,“教育公民这样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是从自我中心逐步转变到个人主义,然后再转变到集体纪律的过程。”具体来说,“教育并不仅指儿童在学校或家庭所接受的训练;他是对人的一生或人对社会所作的无数次适应都有影响的一个过程。”否则“不训练人民使他自己思想、自己判断、自己观察,他们的思想信仰专靠别人传授,那么,这样的人民去求共和国,如同水和油搀在一起一般,永远都不能相合的。”一个人“既不能写,又不能读,那种情形怎样呢?他们既不能读写,便不知道国事,哪里能爱国呢?这样,就自然生出一种结果来,就是不知注意国事,只知注意他自身、家庭和邻里的利益。”教育说到底是“教育是诸代成年人对那些尚未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诸代人施加的行动。”

真正的教育是这样的一种行为首先要告诉学生,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让学生养成自己判断和思考的习惯,从而具备把自己的个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出来并在展现的过程中去说服社会认可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社会的规律和运行机制,让学生去理解社会,发现以自己的个性去为社会服务的切入点,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高尚理想。

参考文献

[1] (英)霍布斯,著.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5.

[2] (摩洛哥)扎古尔·摩西,主编.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梅祖培,龙治芳,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3] 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英炜,主编.人类本性哲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7.

[5]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