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

2013-04-29张湘韵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必要性困境

张湘韵

摘 要:高中教育是介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高等教育的基石,又是学生德性、才能、见识、学问等素质基本成型、可以为用的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更好地办好高中教育,自建国以来我国就进行了一系列的高中课程改革,迄今已是第八次。

关键词:高中课程发展历史 必要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06-02

1 我国高中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向前发展。从整体上看,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中60多年间大致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建国初期,大约在1949年至1952年,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是破旧立新,其方针是“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期间,先后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学计划(草案)》《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等文件,对中学课程的设置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取消了旧中国的“公民、军训、党义”等课程,新设了政治课;规定了中学开设的必修课程,但不设选修课;除各科应贯彻政治思想教育外,高中各学年仍设政治科目,以期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全国统一,所用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全国通用。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主要是1953年至1957年初。为适应政治形式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于1953年3月颁布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1954年至1957年又分别颁布了一些教学计划。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对普通高中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三次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在1958年至1963年。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的指示,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1957—1958)强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完成中学肩负的“双基”任务;大跃进时期改革(1958—1960)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把基础教育的学制压缩到10年,随意对原有课程进行删减和合并,随便停课搞运动。调整与反思时期(1961—1963)主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为指导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制定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

第四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半途而废的课程改革”,主要发生在1964年至1966年。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随后又作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的批示,根据这些指示,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但是这次改革没有进行多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课改被迫中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入了“拨乱反正”时期,高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以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第五次课程改革。这次课改规定了学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了第五套教材。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主要适用于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中学),以及《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主要适用于尚未过渡为六年制的重点中学和条件比较好的中学),第六次课程改革开始。这次改革有几个重要内容:在课程类型上,高中开设了选修课;在课程门类上,开设了包括选修课与劳动技术课在内的十二门课,恢复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在各科课时比例上,延续了建国后重理轻文的倾向。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又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是为升学而设置。在实施中也不尽如人意,高中选修课比例太少,又无限制性规定,出现了许多学校并未执行的情况。第六次课程改革主要针对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中学,使中学资源差距拉大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国家教委开展了对“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研究与试验”,1990年又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作为过渡性教学计划,1996年3月又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试验)》,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2000年再次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就是第七次高中课程改革。经过这次改革,高中的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在学生学习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限定选修学科和任意选修学科,在学科课程之外,增设活动课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课程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历次课程改革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政治因素的指导和制约,带有较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这个特点在前几次课改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情况下体现的是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其次,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应当怎么解决等,这都需要课程理论作为支撑,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缺乏科学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吸收我国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并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高中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开始拉开帷幕,即第八次课程改革。2004年秋季包括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在内的全国四个省区开始在高中阶段进行课程改革试验,2005年江苏省的高中阶段也已进入课程改革,福建、浙江、安徽、辽宁和天津于2006年进入高中新课改,随后,其他各省份和地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改。

2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从前文中可以看出,以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而新世纪以来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必要的。

首先,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系统知识,而是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塑造具有丰富内涵的自由人格。这就必然要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以使学生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中课程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其次,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的要求。19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启动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教育改革,从而构成了一种直至今天仍不断升级与深化的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中课程改革尤为此次变革浪潮的重心所在。英国、芬兰、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包括高中新课改)可以视为中国对这次全球性的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回应。

3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几大困境

3.1 高考与新课改的不相适应

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据媒体报道,通过对全国246位校长进行调查发现,78.33%的校长认为目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难题是高考。7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还不能与高考进行实质性的挂钩,高考考试科目和内容还不能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容易导致“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尴尬局面,高中教育陷入应试教育泥潭的现象不仅得不到改观,反而在新课改和高考的拉扯中陷入更为两难的境地。

3.2 文化传统、心理定势与新课改的不相适应

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它必然以社会现实作为土壤,包括一定的经济、政治、科技,还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土壤,社会文化和心理将影响着课程改革的信念、方法、途径以及难度和成效。而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新课改中,显而易见的还存在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与新课改不相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有上千年的传统,其最大弊端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考试服务,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把知识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疑,它与高中新课改的初衷是相悖的,给新课改带来的负面作用却是巨大的而且是长期的,短期之内难以扭转。其次是人们“功利主义”的社会心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与金钱、职业、地位、权势建立起了稳固的、强有力的连接,教育在人们的眼中不是为了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是一个“敲门砖”,代表的是今后的收入和地位,应该说,这种功利主义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确实给高中新课改造成了困境,容易使得课程改革背离原来的理念和初衷,而趋于功利化,流于表面形式。

3.3 “减负”目标未能完成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这也是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育现实还存在较大反差。对于教师来讲,很多教师反映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惫,甚至认为“在新课改中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进行教学了”,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新教科书又与传统教科书存在较大的出入,老师不仅得花时间研究教材还得花时间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式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得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这都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负担不降反升。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原来要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最短一年、最长一年半就要学完,所以改来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学速度,增加了学习负担,真是有点吃不消了”成为很多学生共同的心声。8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师生对新课改的厌倦甚至是排斥,如何真正有效地“减负”,是高中新课改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2] 关松林.刍议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31-35.

[3] 项贤明.高中课改宜尊重高中的特殊性[N].中国教育报,2012-03-23.

[4] 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部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35-39.

[5] 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

[6]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6):34-35.

[7] 洪性敏.中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

[9] 张志勇.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 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3-8.

[10] 朱莉琴.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历史变革和现状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2008.

[11] 田建荣,贾锦钰.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2009(3):5-9.

[12] 陈业.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历史、现状与发展路向研究[D].广州大学,2011.

[13] 张立昌.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及其改造的目标—— 基于中、美课程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68-72.

[14]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13):49-51.

[15] 唐安奎,刘忠珍.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师之友,2005(5):24-26.

[16] 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69-75.

[17]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27(5):25-29.

注释

① 柏福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② 如《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1956学年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等.

③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④ 我在人民网谈高考[EB/OL].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u/48b9253f010002ca.

猜你喜欢

必要性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