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拥有蓝天?
2013-04-29
英国
一年中有1/4的日子被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12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措施1:自行车代替汽车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20世纪80年代,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
措施2:加强绿化带
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措施3:可用手机查污染
英国政府也重视将空气质量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官方网络不但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专门开发了google的地球图层,民众既可通过PC机浏览,也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随时查询。
美国
美国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光化学烟雾(一种淡蓝色烟雾,由污染物质光解产生)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的惨剧。
措施1:划区域管理
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10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
措施2: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措施3:给民众锻炼建议
当污染较为严重时,美国官方网站会要求民众控制户外活动的强度和时间,以此来减少身体损害。此外,媒体还劝告民众不要在繁忙的马路附近锻炼,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使用蜡烛、烧木头炉子,以控制室内污染。
日本
日本在工业化前期,曾经也饱受污染之苦,“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四个
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其中之一为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措施1:新楼必须有绿地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对环境极为重视,在人口密集的狭小国土上,取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和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大量树木对城市空气的净化起了很大作用。
措施2:控制汽车
1999年东京国道沿线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体状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尾气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经过专家认证,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实具有强烈致癌作用。为此,在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蓝云白,视野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