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胆囊95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2013-04-29曾祥熙龚德胜杨刚王东风李发平
曾祥熙 龚德胜 杨刚 王东风 李发平
【摘要】 目的 探计困难胆囊腹腔镜手术技巧与对策。方法 在全麻下对腹腔严重粘连;胆囊周围解剖困难;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解剖变异等术中困难情况采取恰当合理的手术技巧与决策。结果 困难胆囊956例(占比16.43%),手术时间平均50-180min,术中出血30-350ml,中转开腹25例(2.61%),胆总管损伤2例(0.2%),右肝管电灼伤1例(0.1%),术后出血1例(0.1%),术后胆漏2例(0.2%)。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提高防损伤意识,精细解剖,加强不同复杂情况处理技巧,合理手术策略是困难胆囊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胆囊结石;腹腔镜;困难胆囊;手术技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31-0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既往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的手术逐渐成为手术适应症,如伴有腹腔广泛粘连、胆囊萎缩、冰冻三角的胆囊切除等手术的开展,均反应了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我院从1999年10至2012年10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LC)5820例,其中困难胆囊切除956例。因其腹腔粘连、胆囊游离困难、三角解剖不清、解剖变异等因素使手术难度增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5820例,其中困难胆囊切除956例(16.43%);男性510例,女性446例,年龄范围为16岁-78岁。术前急性、亚急性胆囊炎612例(其中包括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占64.02%);反复发作胆囊炎574例(占60.04%);有中上腹部手术史98例(占10.25%);结核性腹膜炎3例(占0.31%);肝硬变合并胆囊结石8例(占0.84%)。
1.2 术中困难因素 根据术所见的困难情况与手术特点概括为四种不同类型:分别为腹腔严重粘连;胆囊周围解剖困难;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肝门及三角解剖变异。其中包括:胆囊三角区水肿、质韧、冰冻三角解剖困难730例(占76.36%),胆囊与邻近脏器粘连例602(占62.97%),胆囊壁中重度充血、水肿、壁增厚412例(占43.10%),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肿大与充满型胆囊结石268例(占28.03%),胆囊萎缩68例(占7.11%),左右肝肿大不对称致肝门旋转移位肝外胆管变异48例(占5.02%),血管变异72例(占7.53%);Mirizzi综合征4例(占0.42%)困难因素少见单独出现,往往伴随多种因素同时存在。
2 技巧与策略
2.1 腹腔严重粘连 既往有中上腹手术史或有腹膜炎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腹需慎重,气腹针实验并不能都证明其进入了腹腔,也可能进入了肠管。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开放法置入腹腔镜,或选择离粘连较远的位置进镜,进镜后观察腹腔粘连位置、范围、严重程度,确定其他穿刺孔的位置,先分离影响手术的粘连,但对术中常遇到的一些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肠管直接粘连在原切口上,虽暂时还未形成肠梗阻,但笔者认为也有必要一并游离。若以前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发术后腹腔残余脓肿、广泛癌症清扫、腹壁切口疝、结核性腹膜炎等情况,提示腹腔粘连可能较重,术中分离困难,医生术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本组中有3例结核性腹膜炎病史LC手术成功,我们体会该类病人先选取剑突下切口直视下进入腹腔镜,利用腹腔镜身分离疏松粘连,在腹腔镜指引下作第二和第三穿刺孔,再逐步扩大手术野。
2.2 胆囊周围解剖困难 胆囊周围解剖困难多是因为反复胆囊炎发作,或急性胆囊炎症致胆囊与周围结构粘连,如胆囊与肠管;胆囊与网膜;胃十二指肠与肝门;肠管网膜与肝脏致肝下间隙封闭等情况。胆囊炎症急性期,其周围粘连多较疏松,易分离,但易出血,我们采用吸引器作钝性分离,沿肝下沿及胆囊壁边吸引边分离,视野较清楚,直至显露全部胆囊和肝门。对有慢性粘连的患者,常采用“四孔法”,一孔用于牵引胆囊或上抬肝脏,一孔用于牵拉或推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使粘连清晰可见,电刀易于切割,见粘连内有明显血管时需钳夹电凝后切断,最大限度避免周围结构损伤或出血。遇到周围粘连特别严重,分离极其困难的亚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患者,粘连致密,解剖不清,渗血多,视野模糊,若强行分离极易造成副损伤,这类情况下须及时改变手术策略,中转开腹或改行胆囊部分或大部切除。
2.3 胆囊三角解剖困难 三角区明显水肿增厚、纤维化,失去了正常的解剖结构,解剖分离困难,试图分离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盲目操作可能导致肝外胆管损伤,此时应当机立断改变手术方式,行胆囊大部切除,①切开胆囊取石。先放入取石袋,在十二指肠上缘垫纱布,目的是方便将胆囊切开后掉落的结石随时入袋,在胆囊壶腹部切开胆囊壁,吸尽其内容物,将其内的结石取出装入取石袋以防结石掉入腹腔。②在距胆囊肝床0.5cm处切除胆囊前壁,切缘止血。③电刀充分电凝胆囊后壁粘膜,达到止血与破坏其分泌功能。④以吸引器挤压三角区,确认胆囊管内无结石,吸尽胆汁及渗液,辨认胆囊管开口,对胆囊管开口我们采用腔内缝合封闭,注意胆囊管后壁不能太深;有人使用凝胶海绵+生物蛋白胶,因其增加成本,我们使用较少[1]。
2.4 肝门及三角解剖变异 包括胆囊管、血管变异,因各种原因左肝或右肝不对称肿大致肝门左旋或右旋。Hugh等[2]观察了100例LC胆囊动脉解剖,正常胆囊动脉占72%,变异胆囊动脉占28%。胆囊动脉多为单支,占50-70%,但临床上常会发现胆囊后支,或有多支,所以在分离胆囊动脉时要格外小心,在三角解剖时近肝处分离,薄层分离,淋巴结是胆囊动脉所在的重要标志,用分离钳将其间的组织分成细束,动作轻柔,电刀钩起的组织可清楚分辨;对多支胆囊动脉须逐一处理,伴随胆囊管行走的胆囊动脉可与胆囊动脉一并夹闭;方池华[3]报道伴随变异的右肝管走行的胆囊动脉,最后进入肝脏,笔者也曾遇到1例,因当时未发现而损伤出血,缝扎止血成功;临床上常发现三角区血管高度疑似胆囊动脉,但顺血管解剖后,血管在胆囊窝后壁进入肝脏,极易损伤。临床常见胆囊管变异[4],损伤后危害更大,特别是胆囊管汇入右肝管或右侧副肝管时容易损伤,对胆囊三角区有条索样组织不能随便切断,各管道来源不清时,行胆囊逆行切除,清楚显示各管道进入胆囊后才能切断;胆囊管过长,汇入胆总管部位低,胆囊管与胆总管可能共用管壁,此时不要求一定要在低位切断,只须排出胆囊管内无结石即可。肝门结构因各种原因可能向左外或右内旋转,镜下结构与平时常见影像有差别,若采用常规部位穿刺口,会给术中操作带来困难,进镜后若发现肝门结构较严重的旋转,则须变换体位及穿刺口位置,如肝门向左旋,须将床稍右倾或不倾的头高脚低位,剑突下及右肋缘下穿刺口须向左移,方便操作。
3 结 果
困难胆囊956例(占比16.43%),手术时间平均50-180min,术中出血30-350ml,中转开腹25例(2.61%),胆总管损伤2例(0.2%),右肝管电灼伤1例(0.1%),术后出血1例(0.1%),术后胆漏2例(0.2%)。全组无死亡病例。
4 讨 论
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不仅是外科技术的革命,更以之为代表的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各专业腔镜手术范围不断扩展。但因其与传统手术技术有非常大的区别,外科医生须经过较长时间,一定量的病例,技术才会逐渐成熟,才能合理运用镜下手术技巧。
术中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及时中转开腹。但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①遇到困难马上开腹,而不去作进一步努力,其结果是腔镜技术水平永远在低层次循环而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其实很多时候看似很难,但努力后也有柳暗花明的时候,在25例中转开腹病例中早期病例比重较大,后期主要是Mirizzi综合征和不能控制的出血病例。②术中需根据情况及时作手术方案的调整。术中应合理运用胆囊完整切除、胆囊大部切除、中转开腹几种术式,应及时对困难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及时调整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损伤。提高防损伤意识,精细解剖,加强不同复杂情况处理技巧,合理手术策略是困难胆囊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郑成竹,刘洪涛.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郑成竹,主编.微创普通外科全真手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20.
[2] Hugh TB,Kelly MD,Li B.Laparoscopic anatomy of the cystic artery[J].Am J Surg,1992,163:593.
[3] 方驰华,杨继震,等.胆囊动脉变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7):445-445.
[4] 吴云华,刘志苏,等.胆囊管解剖变异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