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在中职院校教育中的现状及其实施
2013-04-29陈临涛
陈临涛
摘 要: 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这就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于礼仪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中职院校中推广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为人处世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院校学生素质较差,不仅体现在文化水平上,还反映在文明礼仪上。本文从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教育在中职院校中的现状着手,分析如何在中职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
关键词: 礼仪教育 中职院校 意义 现状 实施方法
一、礼仪的内涵及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文化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礼仪发展的历史。1983年7月,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向美国学者邓尔麟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化的区别时说道:“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由此可见,礼仪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那么,礼仪的内涵是什么呢?据《辞海》注释:“礼”的本意是敬神。从“礼”(禮)字的造字结构看:左边是“示”字旁,意为祭祀神灵;右边上方为祭物,下方是祭祀的容器。“禮”就是把盛满祭物的祭具摆放在祭台上,献给神灵以求保佑。仪,本意指:直立的木柱。引申为:法度标准、礼节规矩、仪式典礼、容貌举止、体态风度等。它包含了仪容、仪表、仪态和仪式等多种意思。所谓“礼”者,敬人也。礼仪是指人们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之,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俗话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无论是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对于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同样,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总之,“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现阶段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越来越贫乏。淡化礼仪教育,不学礼、不知礼、不守礼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中职院校年轻的学生身上。我国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最大利益经济法虽然能够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但同时,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观,这不可避免地带来金钱至上、个人中心、极端利己等弊端,而这些对年轻的学生包括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冲击尤其大。中职院校的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礼仪有什么用,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赚钱就可以。
2.从我国教育的状况来说。多年来,我国施行应试教育,家庭、社会、学校最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往往忽视其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等。当家长为自己的子女考上了高一等学府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健全”的孩子,他的体内缺少了礼仪基因。由于大部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基础文明的教育,普遍未能开设“礼貌礼节”课程,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再者,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不能到位,造成文明与否的标尺失准,行为与认识相互脱节。
3.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说。当一个初中生迈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门,就开始进入一个“断奶期”和“轻松期”。所谓“断奶期”,就是离开父母,学习生活上相对独立自理;“轻松期”则是指刚从中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学习压力相对轻松。处于“断奶期”和“轻松期”的中专生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知之甚少,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又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这一切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方面常表现出不得体、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辨别什么美和丑,突出表现在中专生仪表仪容的规范上。
总之,我国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不尽如人意,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多年来教育层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特殊性的原因,又有中职院校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如何在中职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1.中职院校要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素质偏低,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对于一些文化课,如礼仪、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知识更是缺乏学习兴趣。文化课知识的缺失,导致他们智商、情商普遍较低,尤其情商在礼仪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应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制定严格的考评标准,把礼仪知识学习放在和专业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礼仪教师团队。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环境造就人。学生在学校里交往的对象除了同学,另一个重要的交往对象就是老师。如果全校教师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则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老师当中,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的示范作用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可以在录用、选拔教师时,选择一批优秀的礼仪教师从事礼仪教学,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外派一部分礼仪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或学习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礼仪教学水平,还可以组织礼仪教师以团队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礼仪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3.更新礼仪教育模式。首先,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有机的礼仪教育。语文教学利用现实的、历史的、中外的故事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现代礼仪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在英语、音乐、美术等内容中渗透礼仪教育;体育课在示范、队列、练习、竞赛时穿插礼仪行为训练。其次,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进行礼仪行为训练。如指导学生文明用语,修饰自己的仪容仪表,强化个人的姿势,等等。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言谈、举止等礼仪要求。再次,通过学校环境的布置进行礼仪教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感的作用,而且具有制约心理行为作用。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科学性,布置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如在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教室前后墙设板报,或写班训、或写名人名言、或设置学习园地,张贴“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整个校园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还可以在全校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等评比活动。最后,针对不同年级或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礼仪教育方式。如有的侧重礼仪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的强调行为的强化训练,有的让其知其然,有的让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当然,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水平不高,一般应侧重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
总之,礼仪教育是我国中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既会做事,又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符合人才发展的规律,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现代礼仪》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社交礼仪.北京:北大出版社,2004.
[3]金正昆.商务礼仪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