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叙写行动研究中成长
2013-04-29吴宝平
吴宝平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始终,指导教学方向,衡量教学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指标,每位教师对教学目标都不陌生,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关系到学生是否真正有所收获。然而,当下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上,仍沿用传统课程教学目的的设计思路,导致教学目标的叙写(简称“目标叙写”)不清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对体验性目标不知该如何表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其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目标叙写开始,在目标叙写行动研究中成长。
一、对目标叙写的理解
目标叙写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叙述和描写,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新课程目标叙写与传统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叙写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即学习者,教学目标陈述的应该是学生而不应是教师。所以,规范的教学目标表述开头应该是“学生可以……”、“学生能……”一类,而不应是“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等。行为动词是用来表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列出、说出、辨别、比较、指明等动词。行为条件是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的条件包括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同样的行为,有无行为条件,其教学目标水平迥然不同。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根据以上对目标叙写四要素的分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目标叙写如下:学生(行为主体)能够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情况(行为条件),说出(行为动词)至少三种以上的组合投资方式(表现程度)。
二、目标叙写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为例,分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目标叙写。按照以前的写法我们将这样叙写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3.懂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1.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使学生树立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现在看来这些目标显然不切合当今的教学,那它存在什么问题呢?该如何修正呢?接下来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让学生……”、“向学生……”、“使学生……”等;其次,目标中出现的一些“理解”、“懂得”等都属于表示内部心理状态的动词,比较笼统、模糊,在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达到这些目标我们是很难知道的,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差;再次,目标叙写的另外两个基本要素: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基本没有体现。针对这些情况,经研究作了如下修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日常消费行为,找出各种消费心理,并判断它们是否可取。
2.学生能通过对某些消费行为的分析,转变陈旧的消费观念,树立“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消费意识。
3.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说一说“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消费原则,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参与实际经济生活的水平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说出做理智消费者要践行的原则,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并作出合理的选择,从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这样叙写目标,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叙写,不仅行为主体变成学生,而且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是如何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的,其中“列举”、“分析”、“判断”、“找出”这几个词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叙写得非常清楚。
2.“理解”、“掌握”都是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难以观察和测量,而通过“列举”、“判断”、“说一说”等行为动词,可以使目标具体化,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用内部心理特征表述目标的抽象性、模糊性,又防止了行为目标的机械性与局限性。
3.与传统的目标相比,这里多了“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对某些消费行为的分析”、“根据消费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避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提高课堂效率。
4.体验性目标往往是无形、难以直接观察、不易测量的抽象目标,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表述结果,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如:“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从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三、在目标叙写中成长
以上目标叙写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和有较少教学目标理论支撑的老教师来说都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要真正体会教学目标理论的内涵,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还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对目标叙写的行动研究中,个人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从表面上看,目标叙写实现了行为主体由教师到学生这一形式上的转变,实际上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新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然而,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情况来看,教学中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德育。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根本转变,教学中倾向于知识的传授。目标叙写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关注“知识”一维目标,更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准确、精当地把握文本特点,并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才能确定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即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讲了些什么,以“教师”的身份解读文本想让学生学些什么,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怎么学,深刻把握文本特点。然后,借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参考用书》等资料,确定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了,下一步的教学措施、方法和方向也就明确了,进而达到用教材教、优化教学内容目的。
(三)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服务学生需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为此,一方面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弄清楚什么内容是学生已经会的,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努力之后才可以学到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学的内容太容易,没有动力,又不能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失去信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服务学生。
教学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就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我们把握住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遵循叙写的基本规范,不仅能防止教学目标的泛化与虚化,还能让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