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13-04-29
《校长》:您如何看待《南方周末》“高考命题者”报道?
胡锦云:高考命题者必须怀抱教育理想,高于教学现实,否则不是称职的命题者;但高考题则应该来自教学现实,关照考生现实,否则也不是“称职”的高考题。命题者如果执着于理想一意孤行,势必招来一片骂声不说,还会严重干扰教学现状,让广大师生无所适从;而命题者如果一味讨好现实趑趄不前,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功能必将丧失,也将无力推动教学改革教育进步。所以选择“渐”是最佳手段,谁也拖不起,谁也急不得。
从晓:对命题者所做的尝试很赞赏,但对他们的遭遇不同情。因为他们不是一线教学工作者,对中学教学往往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且命题者大多是资深大学教师,起点提得比较高,往往造成高考试卷“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也造成中学教学的难度始终降不下来。
姜荣: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环节里的最高阶段,是由基础教育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过渡衔接,命题者首先应明确定位:高考考查的是基础还是研究,是知识的积累、情感能力的初步把握,还是知识的探究、能力的拔高?这需要在命题时实现一个合理的比例区分,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命题规划,尽可能避免命题时个人拍板的感性抉择。
《校长》:面对高考命题,您感受到相关学科的变化了吗?请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这种变化。
胡锦云:关键词:典雅厚重,稳中有变,人文关怀,关注现实。关于语文学科,湖南高考卷在试卷整体风格典雅厚重中稳中有变,这个“变”既是考查点的微调变更,也是试卷理念和功能的变化,变得更有人文关怀,更能关注教材和生活,更具推动教学改革的功能。
洪劬颉:每年我都会关注全国19套语文试卷,就全国范围来看,语文学科试卷在稳定中是有一定的变化,甚至是很创新的。用“生活化,无论是选材还是重思辨;时髦,对近一年来的大事广泛涉猎;重表达”来形容比较合适。
吴泓:基本感受不到。渐变但迟缓。
王开东:我能明显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变化。近些年更加注重文章的思路脉络、语言文字的考察,写作中特别强调语文素养,那些仅仅切题、语文素养低下,面目可憎的文章很难获得高分。
《校长》:您认为影响高考命题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倪建中、郜玲玲:影响高考题命制的因素方方面面,但真正直接影响高考题发生变化的其实还是命题者。命题者有无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有无担当的责任感,有没有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决心与毅力直接影响到高考题命制能否求变创新。
姜荣:宏观因素:高等院校招生政策、录取比例、社会专业诉求、就业潮流;微观因素:时政热风、命题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领域和专业素养、命题人的角色构成、中学语文教师的话语权、考试院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管理方式等。
《校长》:您采用什么方法来应对本学科高考命题变化?效果如何?常规采用的大量考前重复练习、模拟考等方式效果如何?您的实践中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胡锦云:大量的重复训练不会有很大的效果,频繁的模拟考甚至会让考生身在此山,迷失方向。如果将高考备考分成三轮的话,一轮复习为专题,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二轮复习为补漏,师生互动,生生互补;三轮复习为应试,自主梳理,寻找感觉。贯串三轮的是分门别类针对性强的高考试题。
从晓:以不变应万变。注重基础、注重阅读、注重作文教学是我应对高考的三大法宝,屡试不爽。我反对搞题海战术。我的做法是对各省的高考试卷认真研读,也许它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各大市的模拟试卷认真练习,寻找命题的蛛丝马迹;对其他的模拟试卷,要认真剪裁。
洪劬颉:我的教学方法——1.“经典语文:六十秒的语文人生”,即上课前一分钟,在黑板上写一句话,是很经典的名言,也有很时新的言论。2.“时事讲坛”:高三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由学生确立选题,自己搜集材料,深度剖析,智慧写作,制作PPT,进行演讲,由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3.“无主题讨论”:基本上一个月一次,进行无主题讨论,由某一个时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进行触类旁通的思考和发现,激活学生对于“时事讲坛”关注的主题与其他社会热点之间的关联性思考。
教育是一项充满创意的活动。教育的乐趣就在于不经意间,猛抬头,眼前一亮。我非常反感和反对题海战术。我用了十多年时间一直在尝试“无作业教育”。无作业不是没有作业,而是要追求高品质的作业。
《校长》:您对本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什么建议?
刘红云:我认为语文试题可清楚地分为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两大部分。知识的考查可以把面涉及得广一些,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能力考查部分用主观题考查,可分得细一些。比如可以把写作切分开来,分别考察。一份试卷中可以写一段记叙的片段,同时一段评论文字等,不要让写作决定学生的命运。
倪建中、郜玲玲:高考的命题可以更灵活一些,现在的高考语文题已经出现了探究题,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可说实话,现在的探究题还很难考察出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够抓住语文的本质,检测学生的深层能力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出题者的初衷不应是为难学生,而应该是启人心智。
作文题的命制从来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希望作文题的命制不要在审题难度上做文章,而应该在思辨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上下功夫。
吴泓:借鉴国外或一些地区的考试及测评,全面改革考试。如我们能看到的美国、法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等的考试;国外的PISA 阅读测评样题等。
《校长》: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有什么变化?您如何调整方法带领不同年代的学生面对高考?
胡锦云:今天的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创造力更加强大,情感更加丰富;但学习不如过去的学生那样扎实,那样专注,那样有积淀,那样有情怀。所以,现在的学生既要因势利导,紧跟学生视野、思维,鼓励创新,呵护情感;也要引导他们沉静专注,夯实基础,提高素养,培养情怀。这样,在高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姜荣:伴随环境的变化和智力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有所下降,厌学情绪也有,且学生心理脆弱耐挫力低。高考很大程度上不仅是“知识战争”,更是一场“心理战争”,我会根据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学习习惯、心理情绪等来调节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面教育,这样学生既明白了生活的丰富内涵,也明白了如何在压力下自我调节。
王开东:只要是学生就必然要面对高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稍有不同的是,过去的学生更加勤奋,不待扬鞭自奋蹄;今天的学生接触面更广,更宽,这也导致他们学习的专注度不够。
现在则不仅要提供更好的良药,还要在良药上包裹糖衣,增强教学趣味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否则教学很难有效开展。
《校长》:面对高考变化,本学科教师当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您有什么经验?
洪劬颉:教师首先是一个成功的读书者。好成绩是“阅”出来的,是阅读出来,而非是布置作业收上来简单打个“阅”字。
语文教师还要成为一个思考者。用脑子思考自己的工作,就是在研究中工作。能够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开展一些有创意的语文活动,以此渗透学生的创意念头。语文教师还要成为一个写作者。不仅仅只是写教育教学论文,还要写一写学生的作文,只有下水了,才知道水的深浅。同时,也会令学生更尊重自己。
王开东: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对一个班级而言,最糟糕的教学方法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而最高明的教学方法则是用50种教学方法教一个学生。
知识结构,我觉得主要包括本体性的知识、学科知识、以及本学科的延展性知识,最重要的还要有一些哲学文化背景性知识。没有后者的支撑,前面所有的知识都可能是零散性的。
《校长》:您押过题吗?您押题的依据是什么?准确率如何?学生信不信?媒体报道“押中题却倒霉”的现象,您怎么看?
刘红云:我从不押题。因为作为老师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正所谓“授之以渔”。押题,只是一种投机而已。押准了,并不证明教书育人的能力就比别人强。对于“押中题却倒霉”的现象,我认为不是倒霉,恰恰证明了传授给学生能力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胡锦云:我押过题,实际上我每年都在押题,但并不告诉学生我是在押题,我只是把押题看成是与命题者暗暗的较量。我的押题依据主要是四点,其一,超过五年的高考试题命题轨迹;其二,课改理念和教学趋势的异动;其三,社会热点及舆论导向;其四,每年高考命题的得失之处。
但语文即使押到题也不见得有好处,因为押题完全一致的情况几乎没有,细微差别可能就会导致答题有巨大差别,反而让学生因先入为主而谬以千里,此即所谓“押中题却倒霉”的现象。
洪劬颉:不押题,也不愿让学生有押的想法。只有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处变不惊。
《校长》:对您的学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高考有影响吗?影响在哪些方面?
刘红云:近几年一直提倡减负,强调素质教育。这对学生面对高考有很大的帮助,却也使高一、高二与高三的学习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多学生高一高二的学习轻松愉快且优秀,到了高三,却难以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优秀变成平庸后,许多学生会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南京高考之痛”一类的现象说明素质教育面对高考时显得很脆弱。素质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方能奏效,但这个过程很长。
胡锦云:很多人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我认为是不对的。应试也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毕竟这个竞争社会里,应试遍地皆是,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在教学实际中,谁更多一点、谁要少一点的问题。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不是搞几个活动、少一点作业就叫素质教育。高三复习备考应该叫做应试教育吧?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复习就大有文章,死记死背题海战术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发掘,去探究,去归纳,形成应考的规律、意识和思维,本身就是素质教育。这种素质一旦形成,无论应对高考,还是以后进入社会的各种考试、考查,都将受益无穷。
王开东:对我的学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高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而且,我认为这是走出应试困境的唯一办法。如果学生酷爱读书,喜欢写作,这样的孩子不可能在逐步加大语文素养的考试中遭遇滑铁卢。
陈艳霞:没影响。在我身边的高三教学中,我感觉不到素质教育的存在。
《校长》:今天我们的高考命题常常超出教材范畴,导致不少教材与高考脱节,出现“超纲、怪题”现象,您怎么看?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弥补教材不足?
胡锦云:实际上,语文的高考命题越过教材范畴很正常,死扣教材那才叫不正常;语文学科自有其特殊性,对教材的关注是若有若无,辐射渗透。这两年来的高考命题还有了更靠紧教材的趋势,2012年的文言断句题,选做题中外国小说中的心理描写题都是从教材中来的,文言虚词的例句更有一半是直接出自教材。
从晓:语文试卷的命题历来都会出现教材与高考脱节的现象,所以很习惯。但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所以我把教材当作现代文阅读来练,把模拟试卷的精辟阅读当做教科书来教。
倪建中、郜玲玲:是谁说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的高考题应该不存在“超纲”现象,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怪题,在命制者看来也许正是一种创新。
姜荣: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固然需要拉开不同层次考生的距离,但是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求偏求难,择优不等于刁难。教材作为学生们长期学习的主体工具,需要在命题时予以关注,高考命题寻求变革更需要把握一个尺度,走向“人文高考”、“以学生学情为本”的轨道上来。
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总结历年的出卷规律和本年度的考试大纲,在教研组内进行拓展研究,根据教学进度编制一些模拟题对基础知识题进行训练。针对命题中的超越教材的能力型命题,结合教学情况尽最大可能予以补充教学,每周设置阅读课、选修课,写作探讨课,从拓展阅读内容和强化理解能力入手,对情感价值观和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进行提升。
《校长》:您认为高中日常教学中是否应该有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比例多少合适?
刘红云: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我一直强调语文学习应有“大语文观”,很难说哪些与考试有关,哪些与考试无关。比如,平时课堂上也经常与学生讨论一些热点问题,也找一些优秀的视频给学生看,如马云卸任CEO的演讲等,这都是语文学习。
倪建中、郜玲玲:中国古人讲求“功夫在诗外”,而我们的日常教学功利化目的太过明显,似乎除了高考就别无长物,以语文为例,语文本身就是情感系统与能力系统,很难区分也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课内与课外,但我们缺少的就是“万物皆备于我”的胆识与胸襟,硬要把语文装入一个学科化的口袋当中,据说新课程教材出来以后有老师就专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把新教材知识化,这不是暴殄天物又是什么呢?
洪劬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想要学生主动学,想要学,乐于学,关键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常教学中,语文学科要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和写作氛围,很多东西都是读出来、写出来的,而不是做题目做出来的。我在课堂中,会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些笑料,会跟学生讲半截故事,就是“经典语文:60秒的语文人生”,从一句话开始,就会有学生来跟我借书看。一旦教师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你叫学生做什么事情他就会做什么事情,干劲十足。
王开东:语文教学中,绝对要有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原因在于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教学窄化为应考,我们也绝不能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功利化思想,只为了高考,老师永远教不好语文,学生也永远学不好语文。
第二,从教学现实上来说,我们也不可能排除与考试无关的内容。钱梦龙说语文老师要做杂家。语文老师为何要做杂家?其潜台词就是语文老师要能够应对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第三,语文老师不能满足于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递和育人的重要功能,这一块主阵地语文老师绝对不能丢弃。
第四,很多看似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恰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语文学习善莫大焉。这就是无用之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