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体会

2013-04-29郑云生

考试周刊 2013年85期
关键词:事象启发性教学法

郑云生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有用地图、演示、画简易版图、联系实际等启发式教学法。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 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启发性原则是我们常常遵循的教学原则之一。与传统呆板的注入式教学法所不同的是,启发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及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或联系已有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组织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可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用地图启发

地图是学地理的特殊的重要工具。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填绘地图,使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地图进行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理解地理事象的分布特点、规律,以及各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内化地理知识,并获得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常用图,并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这种做法,无论在新课讲授或旧知识的联系对比上都是非常实用的。

例一:在教“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时,可挂出东西半球地形图,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大洲、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形势,也都可以通过看图获得。

例二:在讲述各洲的地形特点时,可结合地形类型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等知识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通过比较获得新知识。

例三:教“气温的分布和变化”时,可让学生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联系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知识、气温受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等知识而得出气温分布规律。世界降水的分布也可以通过读图、问答、分析成因,总结出分布规律。

例四:在讲到美国加拿大气候时,可用地图将其与欧洲西部气候作比较。两地区分处大洋两侧且纬度位置相似,为什么气候特点很不同?在引导学生分析两区地形图的地势、山脉走向等条件后,学生自然会找到原因所在。

二、用演示进行直观启发

通过演示这种直观教学手段提出启发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更为透彻。在具体教学中,利用地球仪、模型、仪器等进行演示,配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一:在讲“地球的运动”时,教材中有关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若配以地球仪模拟公转运动讲四季的形成,针对阳光直射点的位移,各地昼长夜短和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则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这部分知识难点是可以顺利通过的,形象而直观,学生理解深刻。

例二:在讲“地图上定方向”时,可用自制方向标在版图上进行演示。在地图上定方向有三种方法:(1)一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别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判定北方。(3)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前面两种判别方法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理解掌握。而第三种情况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是比较难的。这时,在讲清“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前提下,再利用自制的方向标配合简图边演示边把原理及关键处讲清楚,学生基本都能理解掌握。

例三:在讲“等高线地形图”时,可用地形模型对照等高线地形图,观察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山脊与山谷的区别,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可以演示的内容很多,需要教师发掘并动手做演示的器材实物。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原理,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有助于获得具体、鲜明、正确的地理知识。

三、画简易版图进行启发

地理学科有其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许多地理知识、原理及地理事象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发展规律,对初中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用边讲边画简易图的方法,可使静态的事象变得动态,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容易理解,印象深刻,激发想象力,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随着老师的讲解步步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一:在讲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时,可边讲边画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暖湿气流遇到山坡阻挡,将会发生什么情况?(2)当气流爬坡而上时,气温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3)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降水?(4)当气流继续向上爬升并越过山顶向另一坡下滑时,气温、降水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老师画板图的演示,学生就会对地形雨的降水原理及降水过程一清二楚。

例二:在讲“众多的人口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时,可画出框图,然后引导学生把A~F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摇?摇?摇?摇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摇?摇?摇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摇?摇?摇?摇 F.土壤肥力下降

在指导学生完成填充框图的过程中,应逐个说明结构图中各个箭头所表示的含义。这样,通过结构图的直观流程,学生对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的认识就一清二楚了。紧接着,老师还可以提出思考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提示学生根本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最后,教师可启发、鼓励学生,和学生共同绘制良性循环的简易结构版图:

四、联系实际进行启发

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象总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因此结合实际进行启发也就成为可能。如对于四季变化的现象学生是有感性认识的,在教学时就可以问:哪个季节白昼长?哪个季节阳光照射强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然后用演示直观启发讲解就显得很自然。而在讲天气与气候这节课的内容时,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因此上新课内容前可以先请学生讲天气预报主要预报哪些项目内容,这样引入新课也很自然。此外,许多现象如当地气候的情况,土地利用情况中耕地日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污染,人口增多,等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耳闻目睹和体会,课堂中一经联系,学生理解就快而深刻。

在教学中也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启发,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如通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气温与降水的旧知,可启发学生得出我国北方与南方河流水文差异的新知,等等。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法中,除了启发式教学法外,还有其他教学法,如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自学法,等等,启发式教学法如能与这些教学法配合使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由于启发式教学法常表现为提出一系列问题,经学生思考回答。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法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要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发掘、设计教材中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内容,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和接受程度,防止提出脱离学生实际或过难的问题,而造成启而不发或课堂混乱。

第二,提出的启发性问题要具有思考性。不要提出简单化或暗示性的问题,只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也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第三版:11-1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第4版:10.

猜你喜欢

事象启发性教学法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开启学科教学的多元功能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