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故知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王晓敏
摘要:“温故知新”是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但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的教学。这是因为有很多唐宋诗词作品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将“温故知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温故知新;古代文学;唐宋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80-0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93.3╢,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相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很愿意思考,并且在共同讨论中会有不错的答案。当时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确实讨论得很热烈,效果很好。最后经过讨论他们明白了苏轼诗句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并且也以诗句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若识庐山真面目,只须心在山外行”。在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苏轼之所以能“无施不可,触处生春”,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灵脱离了外物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旷豁达的境界。这首诗折射出的是苏轼心灵跃至自然之上,总揽全局,不受外物束缚的智慧和气度。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后,学生们可能对此诗会终生难忘。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对人生理解的一种超越。
应该说,以上这三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往往一首作品可能在多方面都会有新的收获。上文所举的例子数量有限,是笔者在教学中较有心得的例子,其实“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适用面很宽,不仅仅适用于唐宋诗词,有很多作品只要老师善于钻研,勇于尝试都能以很好的方式做到“温故知新”。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学识的进步,并且无形中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学习思路。而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因为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前提是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温故知新”。这要求老师在对这些作品深入阅读形成独到的见解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课堂,采用科学而不失趣味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知新”,才能真正将“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如果长期坚持,将会收益颇丰。这也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教学相长也”。[4]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76.
[4]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14.
作者简介:王晓敏(1974-),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古代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