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学校精神特质
2013-04-29郭古风
郭古风
紫蓬镇中心学校成立于2009年5月,由永安小学、栗树小学、农兴小学三校合并而成,现有教职员工92人,学生1300人。紫蓬镇中心学校位于合肥市文化强镇淮军故里——紫蓬镇核心区域,南与徽商职业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等5所高校毗邻,西与省级示范高中——农兴中学相接,北和合肥市高新区、经开区接壤,东与上派镇相接,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底蕴。近年来,紫蓬镇中心学校一直以语言文字工作为抓手,努力建设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构建学校精神特质,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与理念。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有序发展
2010年5月,紫蓬镇中心学校成立了由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以校语文办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并从经费保障、中长期发展规划、示范校的逐级申报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此外,学校还制定了《紫蓬镇中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紫蓬镇中心学校师生规范化汉字书写细则》、《紫蓬镇中心学校校园文明用语守则》等制度,将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有序、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系统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为了使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长效性、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紫蓬镇中心学校一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系统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1.以教师为主体,夯实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的基石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倡导者与执行者,因此,要想把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实、做牢,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认识,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然后以教师为推手,推进学生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语言文字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教师规范化汉字书写比赛、教师语文综合素养比赛、普通话大赛、教师经典诵读大赛、普通话推广周、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认定等多种方式,我们使教师置身其中,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是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的保障。作为国家语言文字用语的重点学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掌握汉字的书写与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责无旁贷。学校还要开设写字课、书法课、阅读课,通过教师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用字习惯和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开展语言文字系列活动
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在学校的语言文字培养与运用中,无疑是具体的承载者。因此,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达到最终目标。为此,紫蓬镇中心学校以生为本,开展了丰富多彩、方式多样、成效显著的语言文字活动。
(1)通过制作手抄报、黑板报、电子报刊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了规范学生的用语,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使学生掌握写字技能,紫蓬镇中心学校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培养。手抄报、黑板报、电子报刊等编写方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主题板报,每生每周出一期手抄报,每学期出一期电子报刊。通过阅读、积累、交流、动手实践、展示、汇报、总结等举措,学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了身心,提高了综合素养。
(2)成立阅读社团,发展学生的语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紫蓬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学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方式较单一,阅读量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在统一的起跑线上。面对城市学校丰富的阅读资源,农村小学的紧迫感尤为严重。因此为了赶上城市教育,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本资源,通过阅览纸质图书,成立阅读社团。北师大跨越式创新课题实验推广项目211模式、电子图书阅读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缩小了城乡教育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的差距,为赶上城市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了合理的平台,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了教与學、师与生的双赢。
(3)以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中心学校一直采取以赛代讲的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以调动学生对写规范字和用文明语的兴趣和热情。学校通过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师生书法比赛、“天翼杯”文化艺术作品评选、经典诵读比赛、手抄报评选、班级黑板报评比、普通话风采大赛、学生电子报刊评比、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011年3月,紫蓬镇中心学校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定位,启动了“制作手抄报,快乐伴我行”的创建方案。手抄报作为学校学生语言文字培养与运用的载体,其创建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陶冶情操,为他们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绘画和书法水平;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它唤醒了学生读书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与编制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手抄报是学生亲笔抄写的小报,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与兴趣爱好来收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地制作的,集阅读内容、美术、书法知识于一体,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意识、创造性精神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步骤:启动阶段,2011年1月至3月;试行阶段,2011年4月至12月,创建工作逐步铺开,并进行监测评估,完善创建方案;接受县级验收推进提高阶段,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将特色办学思想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总结和创新,进一步规划今后的特色创建拓展工作。
四、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加深和拓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为了加深和拓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紫蓬镇中心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推手,系统、深入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中心学校现有3个科研项目。2010年11月,已结题的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利用本土文化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的方法的研究》和《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也把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2011年4月,紫蓬镇中心学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经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准通过立项,被列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紫蓬镇中心学校同时被评为“国家科研重点单位”称号。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校本资源,力求通过两年时间,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路径和方法,开阔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该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两年,分为申报立项,理论学习、理念转变,反思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推广、提炼总结五个阶段。课题将以“一线三点”为思路进行实践研究,即以“211”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数字图书馆阅读教学为主线,以社团阅读、纸质图书阅读、手抄报活动为点,进行系统的研究。
五、以社会实践为舞台,拓宽学校语言文字发展的空间
校园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社会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主体环境。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以学校为场所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以社会为舞台,开展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拓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发展的空间。
1.普通话推广周
学校利用每年一届的普通话推广周活动,确定主题和创新形式,推广普通话。
如在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中,紫蓬镇中心学校针对今年的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据上级文件要求,由少先大队牵头,制订活动方案。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宣传画、电子显示屏等营造推广普通话的氛围。同时各班开展各种活动,如讲故事比赛、书法比赛等,加强对普通话的宣传。学校设立推普周宣传站,15名小推普员手拿宣传材料,走上街头,向过往的群众推广普通话。
2.成立啄木鸟纠错兴趣小组
学校以中队为单位成立啄木鸟纠错兴趣小组,在校内外,每月开展一次汉字纠错活动,寻找身边的不规范文字和用语,查找错别字,开展“我是小小啄木鸟”错别字纠查活动。“啄木鸟”们“啄出”了墙报、标语、字画、广告牌匾上错用的繁体字、谐音字等“小虫”,用相机记录下来,并给商家递交了由学校自己设计、印制的《“啄木鸟”纠错建议书》,督促他们尽快改正。同学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自己,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以少年宫为平台
为了全面提升农村孩子的素质,以及为了给农村孩子提供展示才艺、丰富知识的场所,紫蓬镇中心学校以少年宫为平台开展相关活动。
紫蓬镇乡村少年宫内设有美术、书法、舞蹈、音乐、多媒体、计算机等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各个活动室均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设施,配备专业辅导老师。少年宫采取定期开放的方式,以辅导员为主导,以孩子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孩子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抓好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学校精神特质。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