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

2013-04-29景凯旋

财经 2013年9期
关键词:帕斯罗马尼亚米勒

景凯旋

尽管已过去很多年,赫塔·米勒手中的笔,仍流连于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对于过去的极权历史,多数罗马尼亚人并不感兴趣,就像他们当年对周围人的悲剧不感兴趣一样。没有人想要去查阅旧档案,了解其中的欺骗和背叛,而米勒的个人生命却似乎定格在了这个时期,即使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她仍不断追寻着那段经历。

2009年春天,米勒回到罗马尼亚,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看到关于她的秘密档案。米勒个人的档案长达914页,化名“克里斯蒂娜”,建档时间是1983年,原因则是她的《低地》“故意歪曲这个国家的现实,尤其是农村的环境”。

米勒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巴纳特山区的尼茨基村,父母是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她曾就读于提米索拉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拖拉机厂当翻译,因拒绝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遭到周围人们的无尽冷遇,关于她的流言也不胫而走——这些人恰恰是她拒绝去监视的。诽谤成为她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你可以反抗灵魂深处的焦虑,但流言却会偷走你的灵魂,你会感到被恐怖包围。”

最终她被工厂解雇,开始埋头写作,《低地》是其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982年。当小说在西德未经删节出版后,当局被惹怒了。根据齐奥塞斯库颁布的《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打字机购买实行“实名制”:每个罗马尼亚人拥有打字机都必须得到警方许可;要成为打字员则须领取执照,且要将打字的样稿同时上报;损坏的打字机不得私自处理,否则将受严厉处罚。米勒竟在国外出书,更被视为国家的敌人,从此不断受秘密警察骚扰。他们制造谣言,诬蔑她不找工作,靠卖淫和黑市买卖为生。

她去书展、教堂,甚至到外地旅行,全都受限。档案里记录道:“克里斯蒂娜每次去布加勒斯特和其他地方,都必须报告各部门主管。”米勒始终未曾忘记,有一次她去和国外出版商见面,刚到火车站就被拦下来,便衣警察拿走了她的车票和身份证,她稍有抗拒,就被骂作婊子,被推倒在地。她从肮脏的地面爬起,周围的人麻木地看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齐奥塞斯库独裁统治时期,秘密警察像一个铁盖子,严丝合缝地罩住罗马尼亚。但凡有人对现实不满,只有两个去处:被关进监狱或精神病院。米勒有一个朋友,只因为读了她在德国出版的未删节本《低地》,就被建立了秘密档案,受到监视。秘密警察权力无边,可以在无人时任意进入民宅,进行搜查。有时他们还会故意丢下烟头,以此恐吓主人。米勒一直相信,秘密警察的威胁是真的,有一天人们会在河里发现她的尸体,官方会证明她死于自杀。

每个人都害怕遭到监听,以至于人们在聚会时将电话藏进冰箱,实际上这毫无意义。米勒曾因担心被监听而拒绝了当局主动提供的电话,但从档案里看到,她的寓所早已装上窃听器。1987年米勒移居国外,一个最好的朋友來治病,住在她家。在朋友随身带来的箱子里,米勒竟发现了自家的钥匙和罗马尼亚领事馆电话号码。朋友告诉她,当局令其详细汇报米勒一家何时睡觉、何时起床、何处购物、购买何物,米勒忍痛请朋友离开。

时隔多年,米勒仍在心中哀叹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爱与背叛。后来查阅秘密档案,她欣慰地发现这位朋友并未告密。但最令人震惊的背叛仍在她毫不知情时发生了。

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是米勒长篇小说《呼吸秋千》的合作者。小说讲述“二战”后一批德裔罗马尼亚人被强制送往前苏联劳动营的故事。两人一道前往寻访劳动营原址,在一起长时间讨论。帕斯提奥逝世后,有人在关于他的秘密档案里发现,他也充当过线人,化名“施泰因”。

帕斯提奥的告密材料并没有多少价值,还一度引起当局不满,米勒却无法宽恕他,并表示:“假如在他去世前知道了这一切,可能会放弃合作。不过,若此事一直没有发现,我会与他合作下去,这多么可怕!”她甚至宣布由她管理的帕斯提奥基金会成立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因一生屡遭欺骗、背叛和陷害,米勒嫉恶如仇。她公开抗议德国笔会吸收一些历史有污点的前东德作家,并一怒退出笔会;她指责另一位德国诺奖得主格拉斯隐瞒党卫军历史,称他“缺乏道德信誉”;她抨击诺奖委员会将文学奖颁发给某个拥护审查制度的作家。对于历史,她始终采取一种拒绝遗忘的态度。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帕斯罗马尼亚米勒
雨伞小姐
西班牙市长醉酒撒欢儿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可持续乳化剂的光明前景支撑帕斯嘉在上海扩张
ITC因专利纠纷对福特混合电动车展开调查
解读米勒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西方选举
幸福就是一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