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3-04-29赵艳
摘要:部队院校是为培养部队所需的指挥、工程、医护和其他服务人才的主渠道,教学工作是部队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部队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的部队院校教育长期受国外军事院校及地方普通院校教育的影响,教学管理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本文旨在分析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并从教学管理的新理念出发,探究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实施措施,以期顺应部队所需人才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部队院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部队院校;教学管理;内涵;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21-02
部队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为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这一大背景下,深刻理解部队院校教育的特征,强化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对于促进部队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
现代文明得益于管理科学,加强管理、科学管理无疑是部队院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规范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从理论上讲,部队院校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着鲜明特性的军事特色。因此,部队院校的教学管理就必须根据其办学特点和教学任务,遵循高等应用型军事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教学管理规律和现代管理思想,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调控。教学管理是部队院校整个教学系统正常运转的纽带与核心,发挥着规划、决策、组织、指导、协调、评估和激励的作用。从性质上看:培养人才是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教学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教学管理中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永恒的主题。部队院校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能够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和维护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体现办学特色,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部队院校走上一条实践性、操作性、岗位指向性同步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实施
部队院校教育强调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管理业必须以任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立现代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组织方式的最优化与效用最大化。
1.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长期以来,部队院校在教学管理研究方面都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在教学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上往往参照外国军队院校或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者习惯于“家长式的管理作风”,缺少“管理就是主动服务”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按上级的统一模式制定各种管理方案,各种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活动都是以上头命令开始,而不是“自下而上”地进行。这种沿袭的旧套路,忽视了部队、教师与学员的需求,难以体现部队院校的特色,自然出现学历与任职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部队现代指挥理念的进步、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和部队体系化建设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把握任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军事技能教育的大方向,不断摒弃落后认识和保守思想,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调研部队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部队岗位合格标准,实施专业的合理设置与调整,找准发展方向,在做好基础课目训练和整体性训练的同时,加强合同训练和联合训练,突出自身优势,完成单个人员岗位合格训练,形成办学特色。真正将让部队满意、提高学员专业技能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引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要根据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规律和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①明确学院和系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管理重点。学校由教务处统筹管理,重点是加强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院层次要在遵循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以“合理分权,明确授权”的原则,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更加完善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评估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②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式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主管理机制,把技术因素和人的内在因素结合起来,支持广大教师、学员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充分发表意见,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充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③完善教学管理内容。深化学籍管理、教学组织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从而以部队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部队院校毕业生是部队指挥、工程、医护和其他服务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部队院校必须面向部队指挥、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坚持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以任职岗位或技术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1)在课程设置上以任职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为了适应部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部队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部队任职需求一致,按照任职需求进行调节。对于基础文化理论类通识教育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特别强化专业课程,彻底打破三段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1:1,并根据部队建设、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尤其要重视岗位军事技能实践性环节的设计和落实效果。(2)以灵活、富有弹性的学分管理制度取代传统、刚性的学年管理制度。针对军队院校生源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学年管理制度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多样化的、柔性教学计划和灵活、富有弹性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实施条例”。在学分制要求范围内,允许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员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和知识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块,自主选择学习进程。把自由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弹性学习时间制、间修制、主辅修制等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3)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既是培养优秀部队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深化内涵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学院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院校教育为基础,以部队实践培养为依托,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好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及实施途径,积极寻找更适合于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方法。为将部队院校学员培养成为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技能;既有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的指挥、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海鹏,张增印.现代军校管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2]夏波.建立开放式教育管理机制?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J].消费导刊,2008,(01).
[3]杨国成,王浩.创新初级指挥院校管理观念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4]陈铁柱,陈伟,戴燕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单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9).
作者简介:赵艳(1974-),女,河北承德人,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保密档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