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现象分析
2013-04-29杨会王丽文
杨会 王丽文
随着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到来,图像成为刺激大众的重要艺术形式,大众已无暇从“白纸黑字”的阅读中挖掘文字背后的内容,转而从色彩绚烂、富有冲击性的图像中直观地感知某种信息。这种感知方式让国内外很多评论家意识到图像对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另外一些批评家以“读图时代”指称读者厌烦纯文字而热衷于图像的阅读现象。
一、文学作品图文出版背景
在上述背景下,传统的纯文字图书阅读方式逐渐遭到普通读者的摒弃,而成为象牙塔内学术研究者的坚守,如何实现从纯文字到图像的转型成为作家、出版社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文学作品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摆脱纸质约束走向荧幕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作品只有将文字叙述变成生动可感的图像化影视才能重新获得读者的关注。可以说,因影视改编而走红的文学作品在当今不胜枚举,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和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上映后受到观众的青睐,之后作为文学文本的上述作品才引起读者的关注。目前,虽然一部分作家因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得失去原貌而颇有怨言,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作家和出版社而言,借助影视改编传播作品,继而使自己名利双收是其无法抗拒的诱惑。
在文学作品走向影视改编的同时,一部分纸质图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版,引发了图文出版热潮。该热潮源于山东画报出版社于1996年推出的《老照片》丛书,该套书打破了以往为文配图的图文书编排模式,而为既定的照片撰写文字。新颖的图书出版方式加上古朴的装帧和怀旧的内容,引起了读者强烈的认同感,在书刊发行量不景气的20世纪90年代末,《老照片》曾创下发行量30万册的纪录,其辉煌的业绩令各大出版社垂涎。在《老照片》的带动下,各大出版社开始出版图文书,引发了图文出版潮流。
在图文出版的热潮中,一部分功能性、时尚类的图文书用图文互相阐释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菜谱、旅游指南等图书;另一部分图文书以图画为中心,辅以简单的文字,如漫画书等。上述两类图文书较好地发挥了图像的作用,讲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离不开直观的视觉刺激,纯文字的制作方法介绍难以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成品形象,而精美的图片一方面很好地阐释了制作方法的合理与可靠,另一方面又刺激了读者购买该书的欲望。对于旅游指南类的图书而言,各地风景图片无疑是读者最关注的内容,优质的图片能够引发读者身临其境的想象。而对于漫画书而言,图像更是其存在的依据,失去了图像,“漫画书”将不复存在。因此,在上述图书中,图像作为图书的重要部分,参与了整个文本的建构,其与文字产生了互释的作用,“图”与“文”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呈现。
近些年,图文出版热潮蔓延到文学作品领域。一些文学作品经作家创作、出版社配图后出版,继而打着“图文并茂”的标签销售,2003年刘索拉出版的长篇小说《女贞汤》、2003年张弛出版的长篇小说《我们都去海拉尔》和2008年落落出版的随笔集《须臾》等皆是其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一部分经典性的文学作品采用“旧书新出”的方式为文字配图再版,冯骥才的《三寸金莲》、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铁凝的《铁凝长篇小说图文本》(其中包括已经出版过的代表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四部小说)和短篇小说作品集《第十二夜》等,这类型图书皆在原来纯文字版的基础上插入了大量的图片,成为出版社新的“卖点”,推波助澜地推动着图文出版热潮的到来。
二、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现象透视
首先,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热潮折射出当今读者大众浅阅读的心态。日趋发达的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为大众提供了充足的信息量,而在生活、工作时间的挤压下,大众可以用来阅读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在阅读文字的同时直观地欣赏图片成为当今读者的审美需求。在信息包围的环境中,一目了然的图片为读者择取、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当今读者从“读书”到“读图”的转变显示了其阅读心态的转变,追求轻松、愉悦、即时、平面的浅阅读成为读者热衷的阅读方式。“受众正在逐渐接受消费时代的享乐平面化、意义深度消失和纷乱的场景拼贴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吸引大众对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度阅读显得困难。
其次,文学作品走向图文出版折射出文学走向的大众趋势。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来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强调读书重要性的同时,将读书人推向了社会的精英阶层。“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法则将读书人推向了社会权力阶层。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读书识字一直是少数人的专利,文学作品在民间存在的方式是口传,而非文字。文学居于庙堂之上的地位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才略有改变,强调启蒙大众的“五四”先驱们以白话取代文言、“歌谣运动”等方式试图使文学走向大众,但因启蒙理想与大众的接受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最终导致失败。此后,在革命战争年代,口号式的诗歌、戏剧虽然凭借其强烈的宣传色彩成为向普通民众传达革命理念的工作,但是读者身份局限于工农群众,文学并未走近大众。市场经济时代以来,读者作为消费者的身份得到强化,文学作品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读者才能名利双收,如何取悦大众成为作者和出版社关注的重要问题。图文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普通大众难以理解的文字信息加以外化,容易为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文书潮流的开启者《老照片》将自己的出版理念定位为“图文本大众学术读物”,华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绘画本诸子百家》和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文化的记忆丛书》宣称雅俗共赏。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学走向大众的进程。
最后,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折射了出版社的经营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较为宽松的出版政策使出版社遍地开花,同时,缩减财政拨款、与原所属单位脱离关系的出版改制使出版社在面临同行竞争的同时经受经费紧缺的压力,这种现象在地方性文艺出版社中尤为突出。隶属辽宁出版集团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单英琪坦言:“作为一家地方文艺社,我们一直面临资金压力。文艺书市场一直是风吹草动之地,大起大落之地,完全靠市场打拼的出版社,面对如此压力是正常的。”即使是经营尚可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懂兆林也为“图书的发行伤脑筋”,对“期刊销量下滑无法遏制”的现象表示无奈。在此背景下,文艺类出版社面向市场努力经营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但是出版社的努力并未很好地解决生存危机问题,反而造成了图书出版过量的现象。就文学作品而言,据统计,2010年的长篇小说出版总量接近4000部,2011年长篇小说年产量则在4300部以上。面对日益丰富的阅读资源,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不浓厚,“2011年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在此背景下,图书出版的滞销成为当今出版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使自己出版的图书在大量同类型图书中脱颖而出,成为出版社思考的重点问题。图文书的出现是出版社在此困境中发掘出的新资源,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认为:“出版社通过更换封面或者配插图对一些作品进行重新包装,可以成为新的卖点。”事实证明,一部分图文出版的文学作品为出版社赚取了较高的发行量。陈染的《私人生活》图文版的订购量超出了作家出版社的预先估计,陈丹燕的图文随笔《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后拥有了超过十万册的发行量,安妮宝贝的图文随笔《蔷薇岛屿》出版上市五个月内,发行量突破十六万册,余秋雨的图文日记《千年一叹》上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加印了两次,发行量高达六十万册。较高的发行量使研究者们和出版商们看到了图文书潜在的商机,并对图文书的出版前景充满信心:“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读图时代的出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图文书成为出版社抗衡经济危机的工具之一。
三、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现象反思
首先,文学作品图文出版削弱了文字的地位。一般而言,图片比文字对读者具有先在的吸引力,文学作品图文书中大量色彩鲜艳的图片的存在以一种醒目的方式抢占了读者的眼球,在这种情况下,文字往往被读者忽略。因此,原本一部经得起阅读的文学作品在图文出版后,往往变成了读者随便翻阅的速读书。有一名大学生坦言阅读图文书让自己形成了翻书的习惯,从而无法耐心地阅读纯文字图书,更无法细致品评文字背后的内容:“图文书看多了当然也有问题,就是越来越看不进去有字的书了。现在我看教科书,打开一页,哎呀,这么多字,看两行就烦死了,怎么还没完啊,看一行恨不得跳十行,真的是一目十行。”文学作品是依托于语言文字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在轻文字重图像的图文阅读时代,文学本身的重要内容被忽略,诸如文字及其背后的思想内容和哲学思考等被读者抛弃。
其次,文学作品图文出版影响了读者的审美想象能力。作为传达内容的载体,图像和文字具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一幅图片而言,往往可以用尽可能多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而对于一段文字,则可以有无限多的图像来阐释。因此,一幅图片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含义,而一段文字,却可以衍生出丰富的意义。对一部作品的解读是一个脱离具体形象而从文字背后发掘信息的过程,作家在创作时需要绞尽脑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而精心选取恰当的语言将所想所思付诸文字,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还应打破这种惯性的期待,不断挑战读者的理解力。因此,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充满艺术张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调动想象力填补作品的空白与缝隙,从而享受到在阅读中创造的乐趣。这是文学作品因文字而产生的魅力。因此,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目前,以图文书新形式出版的文学作品,虽然迎合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让读者省时省力地短暂获得了精神满足,但与此同时,在文学作品中“读图”的阅读方式对读者的审美想象力产生了伤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阅读与创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作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了灵感,并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果作家长期沉浸在图文阅读中,将会面临文字感悟能力下降和想象力枯竭等问题,进而难以创作出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因此,文学作品图文出版现象的泛滥最终将使文学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最后,文学作品图文书高昂的价格致使读者分化。如前所述,文学作品图文书的出版显示出文学走向大众的趋势,这句话强调的是图文书雅俗共赏,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图文书限制了一部分低消费能力读者的阅读。相对于纯文字书而言,图文书的制作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对较贵。以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为例,纯文字版的定价绝大多数不超过20元,而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重新包装上市的图文本定价为28.6元。对文字版和图文版兼有的图书,读者可以权衡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购买,而对于没有文字版的图文书而言,一部分读者只能望而却步。一名出版人这样谈到:“图文书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体现,是一种有钱、有闲的体现,所以,从销售的角度说,主要购买人群应该在中等以上的城市。从我们出版社的销售统计数字看,也确实如此。”因此,图文书的预设读者是“有钱”的大众,而非所有大众,这类图书从经济实力上对读者进行了区分,没有为读者提供平等的阅读机会。
文学作品图文出版已在当今社会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抗拒这股热潮无疑螳臂挡车。但作家、读者及出版社应对这一现象保持理智的态度,作家应继续以文字为本,创作更多充满艺术想象力的作品,读者应为纯文学作品保留一定的阅读时间,出版社在面向市场的同时应兼顾人文理想,唯有如此,文学才能滋养灵魂并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美]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4.
[2] 江筱湖.地方中小文艺社尚在为脱困穷智[N].中国图书商报,2010-08-24.
[3] 白烨.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
[4] 张贺.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不到一成人认为自己读书多[N].人民日报,2012-04-20.
[5] 刘世昕.视觉表达探问出版市场[N].中国青年报,2004-07-04.
[6] 吕锋.图文结合:出版物审美的现代走向[J].中国图书评论,2005(4):7.
[7] 陈洁.大家眼中的图文书——是阅读的盛宴,还是眼睛的快餐[N].中华读书报,2005-12-13.
[8] 朱华.当代文学与包装[A].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2.
[9] 范占英.童年梦圆 图文书市场热销三人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