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模式与思考
2013-04-29雷霆
雷霆
摘 要:学生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教学管理、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思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高度重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今形式,针对当前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学生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 。
一、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和人生价值观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部分学生生活经历单纯,又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不少人存在认知与行为的背离,以个人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集体观念、社会意识缺乏。
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发展,使西方文化大量渗透到各个阶层,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来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直接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就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制度,已经开始转向市场选择轨道,不断向用人单位的就业方向转变。充分的自主择业和竞争上岗,使学生工作必须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好毕业生各项就业指导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
通过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在校园面积、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更新改善。但是,在校人数基数大,校园面积小、学生宿舍拥挤、实训场地以及实习设备陈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思想情绪带来了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进度。
(二)健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
自教育部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以来,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由系院负责。但凡部门涉及学生活动的工作,都由各系负责组织实施,导致学工人员对学生活动事必躬亲,陷于繁忙工作中不能自拔。结果,学工人员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现状、学习兴趣、就业取向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研究,没有时间去总结学生工作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于自身和学生的发展都不利,往往使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三)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仍然强调的是“保姆式的管理”,学工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统一认识,没有形成“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导致学生与学管人员产生矛盾。
三、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实现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
(一)优化机制,构建新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学生工作的要求,通过改进实现“以学工人员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管理模式转变,将传统的管理职能赋予“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为主要方法”,形成“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的新形式,形成“学工人员—学生会—班集体—辅导员”四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学工人员缩小了管理范围,将管理工作更多地下放到学生的组织群体中,转变学生工作被动性,由接受者转向组织者,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能够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解放专职学工人员繁杂的具体事务,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特点方明,进而适时调整学生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学工人员适当的放权,学生自我参与管理,无形中使学生提高了参与学生管理的兴趣和激情,产生了主人翁意识。这是“以学工人员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远不能及的。
(二)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
1.转变教育职能,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工作,首先应该从工作理念上发生根本性转变,把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本质需要出发,把学生个人的成才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将学生工作传统的教育职能赋予“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面成才教育”的新内涵。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因此,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平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应当是学生工作的灵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整合现有资源,跳出传统框架的束缚,寻找新的路径,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现学生工作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在不断优化辅导员、学生干部、专业指导老师、德育导师四支队伍的同时,为弥补辅导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缺位现象,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锻炼部分学生干部的能力,通过比表述能力、比组织能力、比管理能力等方式,挑选出一批优秀学生干部,不光是为学工人员分担一定的工作,做辅导员的助手,另外,也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做同学们的好帮手。大量事实表明,在校期间的学生干部进入工作企业之后,往往也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重点和难点工作的突破是实现学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面对一直困扰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经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独特有效的工作方法。如,为解决夜不归宿和欠费两大难题,提出了“专项整治”的方案;为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增强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实施了“集中教育”配合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为提高宿舍的优秀率,实施了宿舍卫生成绩与评奖评优挂钩的做法。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夜不归宿现象大大减少,欠费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寝室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班级的战斗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林凌.淺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毛新年.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
3、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棒.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
4、刘雷.高职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