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开课研讨引发的思考
2013-04-29虞燕
虞燕
2013年9月18日,地理市级研训活动在燕山中学进行。作为东道主,我开设了一节初二的公开课——《地形和地势》,上下来感觉一般,导入、新课、活动、小结、板书各个基本环节都井然有序、善始善终,但就是课堂缺乏热情和活力。
课后同行教师就公开课从不同的观察视角进行分组集体研讨,在各组代表的发言中,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课堂问题这么多,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尤其要感谢贺丹君、陈志芳、钱跃兰、司马琴等几位老师的评价和建议,非常中肯,让我醍醐灌顶。现就归纳如下:
一、“情境荟萃”的细节处理不到位
1.如何利用情境
情境的呈现方式和播放速度不当,情境荟萃中中国主要地形区景观图片的播放速度太快,令听课教师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何况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呢?
2.承转措辞欠佳
展示完中国主要地形区景观图片后,教师马上提问,“中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如果稍作改动,变成“从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地形类型?”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由近乎命令式的提问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亲和力的提问,从情感维度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风格趋于传统,未能很好地践行新课改精神
一节课听下来的感觉就是教师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授课,没有充分解读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以至于让人产生打着新课程理念的幌子仍旧实施传统教学的嫌疑。比如,让学生畅所欲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的环节。教师只立足于教材,展示课本中的几张图片,据此剖析利弊影响。为何不能将乡土地理为我所用呢?学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溧阳人,对家乡乡情略知一二。在这里教师可以展示溧阳地形图,图中突出显示宜溧山地,学生自然知道原来溧阳虽处于“鱼米之乡”,但南部也有起伏绵延的低山丘陵,然后再播放平桥板栗、天目湖茶园、南山竹海景观等乡土地理图片,一下子就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这些特产、风光,很多学生已经亲身品尝领略过,表达欲望极强,都会跃跃欲试的说,“我吃过,我去过”,在兴奋状态下,教师因势利导,学生马上知道山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林业、旅游业等有利条件,很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努力挖掘教材,抓住契机,争取在地理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尽量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真实的情境可以拉近地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
三、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找地形区,看位置”“走进名山,看走向布局”以及“探讨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个环节教师都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感觉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未深入开展,因为对于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案在课堂中找不到痕迹,比如,教师只按就近原则随意划分学习小组:第1、2两小组完成……;第3组完成……;前后左右交流讨论……,根本没考虑同组异质、同质异组、男女搭配、组长人选等细节要求,再加上一些听课教师刚好穿插在某一小组内部,使得学生更加胆怯,乖乖地坐在位置上默不作声,更别说参与交流和讨论了,这样一来合作探究的气氛不浓,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大打折扣。
总之,老师们的研讨建议和评价,让我茅塞顿开,感触颇多。我认识到集思广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暴露平时教学中的弊端,往往从很多不经意的细节处理上,能够凸显教师的智慧和魅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
?誗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