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要领 品味经典

2013-04-29王保京

新课程·中学 2013年9期

王保京

摘 要: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批评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鲁迅先生以笔代伐,奋笔疾书,战斗一生。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均选取了鲁迅先生的一两篇文章,这部分篇目不仅是学习的重点,同时更是学习的难点。为此,针对鲁迅文章的教学要点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写作背景;回归童真;环境描写

不少学生怕学鲁迅的文章,认为读起来拗口,又难以理解。其实,教师对这部分课文的教学要抓住一些要领。

一、详细介绍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的主要创作时代距今已七八十年。而初中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教授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应把当时的社会状况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体会鲁迅当时的写作心情,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情绪再去品读课文,学生对作品的内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充满了鲁迅的唯物主义观点,充满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以此作为题目?当时的中国处在一种什么样状况下?不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气氛笼罩在部分国人的心头。当时的资产阶级在《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在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较为详细的掌握,便能深深体会鲁迅先生那时的悲愤、那时的自信。对于《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也应如此。鲁迅先生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的文章皆是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品读鲁迅,首先要品读那个年代。

二、引导学生回归童真

作为一代文豪,鲁迅的不少作品却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初中生刚刚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时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在鲁迅部分篇目的教学中,教师不妨让时光倒流,让学生重温难忘的童年,与鲁迅先生共同品味童年的喜怒哀乐。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同样追忆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美好时光,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写到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让自己去看戏时,“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要让学生理解少年鲁迅此时的感受,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有学生回忆说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自己苦苦盼了一星期,却在去的前一天发高烧。春游那天,自己躺在床上,脑子里尽是同学们在野外嬉戏的情景。我适时点拨:你说得很好,那时的鲁迅也“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正所谓追忆往事,感同身受。

三、注重作品的环境描写

在对鲁迅文章的教学中,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可忽视。正是这些环境描写,透出作者的心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如,《风筝》开篇写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读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惊异”“悲哀”从何而来?这段环境描写透露给我们哪些信息?带着这两个疑问读完全文,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作者用了铺垫的手法,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同时,把情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灰黑色的秃树枝”给人一种消极压抑的感觉。鲁迅通过对这种色彩的描写,向我们传达了自己的真实情绪。开篇的环境描写,衬托了鲁迅的真实心境。“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说明作者对童年的这件事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再来看看《社戏》中的环境描写,“月夜行船”这一部分尤为精彩。这段环境描写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汽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穿插着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还有几个动词(“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的“跑”照应本段的“飞”,表现了船行之快,“踊跃的铁的兽脊”的“踊跃”给人以强烈的动态),再配合人物的心理感受(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更使这一段洋溢着热烈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作为经典篇目,鲁迅先生的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经典一定精彩,但不一定深奥。只要教师为学生找到开启经典的钥匙,紧扣要领,让学生慢慢品味,学生定能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雷世文.鲁迅研究大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誗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