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认识

2013-04-29李胜庚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9期
关键词:付清创设函数

李胜庚

一、应创设恰当的探究情境,激发起学生思维的兴趣

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如,在“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一节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因天气寒冷,吴先生欲购买一台空调越冬。他来到了国美电器城,选中了一台,经商定,价格定为5000元,但吴先生家中无现金,决定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货款一年内付清,月利率为0.8%,商家有三种方案供选择:

A.分12次付清,即购买后一个月第一次付款,以后每月付一次。

B.分6次付清,即购买后二个月第一次付款,以后每两月付一次。

C.分3次付清,即购买后四个月第一次付款,以后每四月付一次。

请你替吴先生算一算,哪种方案最省钱?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创设恰当的探索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枯燥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是处处存在的。

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程序,处理好“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但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引导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只能引导学生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知识,而不能机械地灌输现成的条文,这样才能达到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作为教师只能起“导演”的作用,而不能当演员,也不能当“导演加演员”,“演员”只能是学生。

如,高一讲“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我首先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明确了以下几点:(1) 不是sinx的周期。(2)2π不是sin x的周期。(3)当T=0时,f(x+0)=f(x),那么每一个函数都是“周期函数”,这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因此在定义中规定T≠0。

弄清了周期函数的有关概念后,我再提出正(余)弦函数周期的求法。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让学生思考练习并板演,得出正(余)弦函数周期的一般求法:T= (其中ω为x的系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也使学生对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三、应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一是教师要把握好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时机和程度,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和创新的机会;二是教师要倡导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和能力;三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例如:在a、b之间插入10个数,使它们同这两个数成等差数列,求这十个数的和。

由于此题难度不大,所以学生审题后大多能找到解题方法。

解法一:设插入的10个数依次为X1,X2,X3,…,X10,则a,X1,X2,X3,…,X10,b成等差数列。令S=X1+X2+…+X10,需求出首项a1与公差d

但此题的教学不能就此结束,启发学生回顾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及等差数列的性质,让学生再次审题,有解法二:

此解法甚是简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有了成功的喜悦。考虑到两个数的和为整个数列的12项的和减去首末两项,有解法三:

通过以上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究性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付清创设函数
Thickness-dependent magnetic properties in Pt/[Co/Ni]n multilayers with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Enhancement of spin–orbit torque efficiency by tailoring interfacial spin–orbit coupling in Pt-based magnetic multilayers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找零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