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013-04-29叶丹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语文

叶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实践课堂,但效果不佳。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并非在所有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都能得以有效运用,因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正确掌握方法,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针对昔日盲目教学带来的弊端,我们必须进行改革,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强化课堂朗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如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这主要是由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生不喜欢一个人做事情,大多时候还是喜欢集体生活,如果能让他们在群体中学习新知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关于强化课堂朗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常用方法包含互读、齐读等方面。

1.关于互读方式,首先让学生各自读一遍,然后让其他同学读,小学生可以从别人的阅读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像发音、语气、语调,或者是表情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开始的凑热闹到学习新知识,这确实是一种进步,这种互读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关于齐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齐读,集体朗读对于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学习阅读效果较好。在齐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声调,或阅读中出现的节奏感。当学生通过反复性的集体朗读后,可以有效增强语感,自然能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阅读效果将不断增强。

二、讨论课堂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的年龄阶段,在课堂上发言不一定真正想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急于发言容易出错,而出错后势必影响心情,进而无心再听取别人的正确见解。为了避免学生养成这种不良习惯,老师最好让学生一起讨论课堂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全班同学学习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积极分子”去发言,并且鼓励其他学生踊跃参与其中,也会给课堂带来一种良好学习的好气氛。

比如,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随后让大家一起讨论,让所有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能只因有了正确答案而不需他人发言,而要鼓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一定要不断督促。毫无疑问,纠正其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让他人受益,也是一种合作。

三、课堂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对于小学阅读课程教学来讲,小学生要想清楚理解其内容有相当难度,仅靠个人有限的理解力远远不够。不过,如果让若干名学生一起阅读分析的话,一定会产生另一种效果。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协同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阅读、评比,即加强学生阅读的互动性。

如,下面这张表格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合作方式来划分,充分体现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阅读内容适当安排合作小组的人数。当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指导时必须明确目标,让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所学内容。

由此可见,这种课堂小组协作方式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合作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难题,小学生将更加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因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趣,而且高效。

通过本文分析,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必须在课堂中增强学生朗读、讨论问题、小组合作的兴趣,使其思维方式不断地由形象转为抽象。此外,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是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要坚定不移地依照正确思路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小学生在合作中高效掌握语文阅读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树勋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