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书法线条艺术

2013-04-29邓欢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方圆感情

邓欢华

摘要:中国书法最重要的就是线条,线条是书法存在的脊柱,线条中有外在和内在的精神内涵。外在的线条无非是方与圆的体现,方寓于圆,圆寓于方。线条的内在要讲究骨力,更要表现真情,只要有感情的线条,才能体现书法的精神。

关键词:书法线条;方圆;骨力;感情

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更注重线条的精神内涵。在花鸟画中,我们说“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就正好体现了中国书法线条的精神内涵。兰花飘逸,用笔流畅,性情愉悦,竹子节气,用笔短重,性情郁勃。中国书法史上《兰亭序》、《祭侄文稿》正是在大喜大悲的情景下书写出来的,由此可以,书家情绪的流露都体现在用笔的线条上。

对于中国书法线条艺术,不仅要了解他的形态,质感,还要了解线条所包含的笔趣、刀意,更要懂得其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苏轼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由此可见,方与圆是辩证的,是相互统一的。下面笔者就通过历代书贴来说明方和圆在书法中的具体运用。

一、方圆

书法线条讲究“圆”,因为这会使人产生圆满、圆润的美感,米芾《群玉堂米贴·叙书》中云:“若笔笔中锋,则细如丝发,亦圆。”其实书法线条的“圆”有三方面的含意:一是形圆,如篆书的圆转,二是质圆,指线条有厚度,有立体感;三是势圆,所谓形方势圆,”如方笔的汉碑、金农的漆书,其形态和用笔是方的,但线条的精神和势态是圆的。因而“圆”在具体的书法中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圆而厚重:《石鼓文》的用笔圆浑厚重,圆石圆形,诗与字浑然一体,整体古朴雄浑。特别是吴昌硕临《石鼓文》,其中锋雄浑,用笔有力,其线条醇古遒厚。《大盂鼎》用笔圆融厚重,兼施“阔笔”。《泰山金刚经》虽是刀刻,但其用笔圆浑而无峰棱,犹如佛学修为高深的人,外部和穆,内心精进。

圆而斑驳:《散氏盘》亦为圆笔,然每一画在运动中都有颤笔,回旋跌宕,加上字口年久损伤,线条更为丰富而斑驳自然。斑驳的线条残破,是年代久远风化所造,不是故意人为,正因为如此,才贵在其自然,天真。正如米芾所说:“振迅天真,出于意外”。

圆而润:赵孟頫行书用笔圆润,点画线条血肉停匀,浓施粉黛,最为遒美腴润。关于润,《书谱》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龚贤说:“润墨鲜,湿墨死,墨含笔内为润,墨浮笔外为湿。”由此可见,润不等同于湿。智永的《真书千字文》用笔也是柔润而圆畅,正如孙过庭说“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圆而多姿:《峄山碑》为“玉箸篆”笔法,整体字形圆转,气韵多姿。李阳冰《三坟记》也是如此。《曹全碑》用笔圆转多姿,飘逸如若兰花。

书法线条也讲究“方”,因为这使人产生刚劲、有力的美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汉隶中《张迁碑》和《礼器碑》、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斩钉截铁之感。

二、情

书法艺术同样需要情的赋予,字才能生动,有意趣,有精神。东汉书家蔡邕指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清刘熙载《艺概》中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情性为本。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张旭《古诗四贴》笔法纵横奔放,如惊电激雷,有排山倒海之势,而又不离规矩。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可谓胸襟博大,激情洋溢。董其昌评说:“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从中揭示了张旭用充满激情的书法语言抒写心头奔腾澎湃的情感。

米芾《虹县诗卷》用笔特点是振迅天真,八面出锋,故其线条跌宕飘逸,风流倜傥。米芾尝自称其书为“刷字”,这一点在他这作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该帖轻重缓急,节奏感极强,用墨则干湿浓淡,浑然一体,得天成之趣。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此诗苍凉惆怅,当时作者在官场政治上的不得意的情境下书写的,有感而发。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起伏跌宕、痛快淋漓、整体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难怪黄庭坚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三、骨

绘画用笔书法讲究“骨法”,书法同样如此,要求用笔挺拔有力。我们平常所说用笔要有骨力皆是如此。康有为云:“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具备,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

柳公权《玄秘塔》用笔特点以“风骨”入胜,方笔为主,起止转折处棱角分明,毫不含糊,遒劲得势,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刘墉书法用笔看似丰腴,但他的笔画常出现细瘦如筋,仔细体会其筋骨,可见沉着内含,有如绵里裹铁。那丰满之中强劲有力的字,《松轩随笔》称赞说:“貌丰骨劲,味厚藏神”。刘墉用短锋柔豪,用浓墨在极光滑的腊笺上写异常丰肥的字,但字画沉着不浮,用笔从容不迫,点画筋骨血肉光沛,从容端庄,有庙堂之气。

关于书法线条,中国历代书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由于个人的性格经历不同,由此对线条的理解认识、审美心理及技法功力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线条风格。但无论怎样变化,无非都脱离不开方与圆的体现,更需要骨力的支撑,情感的流露,才能算是真正能体现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冬龄.书法篆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00

[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M].杭州: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3

[3]黄惇.中国书法史(七卷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方圆感情
到了惊蛰节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Hopf Bifurcation of Cross Diffusion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Herd Behavior and Delay
带着感情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带着感情
世論調査に見る対日感情のロジック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