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和谐要素
2013-04-29付洁琼
付洁琼
摘要:城市建筑是人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渴望,其中,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和谐”作为建筑美的本体,中国城市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之后,仍不断寻求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和谐”建筑。从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寻找和谐要素,以不同地域为为线索,对不同建筑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并由此结合发展的脉络,才能预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未来审美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建筑;建筑美学;和谐思想;和谐要素
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曾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中,我们的先人早已有建筑方面的伟大成就,先秦时期的都城建有城门,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隋唐时期修建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唐朝时期扩建的长安城;宋元时期的卢沟桥举世闻名;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古人使用木结构为主流的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水流、风向等自然因素,运用平衡、和谐、对称等设计手法,让建筑达到了既环保又美观的效果。
现如今,城市里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填充了城市的最初印象,人们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城市美时,一直在寻找人与自然的最佳相处方式。在建筑美学的课题里,“和谐”作为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在古代建筑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城市建筑中呈现了它崭新的意义。
一、中国建筑美学的定义与范畴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其美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先提出的,自美学概念提出后,人类对美的研究从粗浅、零散的状况转向了系统化。直到建筑美学是以美学作为母体学科的一门分化学科出现,它将建筑科学与美学相互结合起来,致力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研究建筑审美经验,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等内容。
二、中国建筑和谐思想起源及现状
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在《国语·楚语》中对美下了定义,书中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美的本质特征就是和谐。孔子也从治理国家角度提出过“礼之用、和为贵”的主张,突出强调“和”字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荀子则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显示了人与人在处理事情时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孟子也提出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强调人们内部的和谐与天时地利比起来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和谐在古人的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与现代社会提出的和谐概念有所不同,古人更为强调伦理与社会的和谐,在建筑美的领域里也是首先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后才是追求建筑单体之间和各要素的和谐美。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最好的建筑是不知自然终于何时,艺术始于何时。作为一种人工创造,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就十分讲究借景,虚实结合,把周围的山水当做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与环境融为一体,比如经典园林建筑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富丽堂皇而又与环境和谐一体。另外,古人还形成了一套中国的风水理论,这套理论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美学成分,古人以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态度对建筑物进行选址、规划,表现出很强烈的生态意识、和谐意识、自然意识等风水审美理想。
当20世纪70年代发生能源危机之后,建筑领域开始出现了生态建筑学,它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有机组织建筑环境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有序地循环,达到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优美效果。生态和谐论认为建筑之美来自于生态系统的和谐,并依据生态规律,强调人工生态系统有序发展,极力体现能量和物质流的生态平衡。在他们看来,建筑生态美的本质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使得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自然规律性相统一。可以说,从形式美走向生态的和谐美,成为是现代城市建筑美的评判标准。中国建筑美学和谐的思想也从强调伦理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到生态系统的和谐。但我们提出的生态美学观从当今社会和理论的实际出发的,并还将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而不断深化。
三、中国现代建筑的和谐要素分析
从理论上讲,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可以从物理、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尤其是生态方面,由于地域及文化的不同,中国现代城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建筑特点,也表现出城市的物理结构与当地城市环境的融合程度。以下从几个经典的建筑或建筑群入手,分析中国现代城市建筑当中的和谐要素。
(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实例分析: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
北京首先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下辖区之一,全区面积430.8平方千里,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众所周知,海淀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文化、科技、旅游资源,著名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古代园林建筑颐和园、圆明园,现代著名的建筑群中关村,以及未来的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等等都坐落在海淀。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顾名思义,海淀区把北部规划成为以生态第一为建设理念的科技新区,将海淀北部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新区。
自海淀北部开发以来,海淀区开始实行建筑准入制,无法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一律不得进驻。已建成未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楼宇也要进行改造。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在海淀区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中,保障房作为该区建设的一部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建设,一部分用来用于安置当地老百姓,另一部分则用来满足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需求。其中已经建成的有苏家坨镇的经济适用房,据了解该项目是新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立后我区第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房屋功能特点等方面所涉及的和谐要素。现对苏家坨经适房建设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
1.融入自然,充分体现了建筑风水美学中的和谐的要素。海淀区在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上风上水一说,西北部有香山、玉泉山,京密引水渠、万泉河、清河等形成了西北部的生态气候。依形就势规划进行规划,苏家坨镇的A地块经济适用房毗邻凤凰岭,除了风景宜人之外,也让整个的住宅小区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在植被得到最好的保护同时,使得建筑与自然美达到有机的完美结合。
2.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建筑审美心理学的和谐要素。保障性住房的房屋设计都追求美观、宜居。其中,苏家坨A地块项目住宅部分全部采用坡屋顶设计,不仅可达到美观效果还为顶层业主提供户内自由设计的空间。所有住宅均为六层板式设计,南北通透,利用自然采光,采光效果好。合理的户型设计深受业主青睐。另外,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注重共性与个性并存。每一组团楼体外立面的颜色有所区分,使整个小区环境和绿化风格不同、错落有致。使得业主在入住后得到人性化的居住享受。
(二)中国浙江杭州建筑实例分析:钱塘江四桥
桥梁是人类为扩大自己生存活动范围,克服自然障碍而最早建造的工程建筑之一。桥梁发展到现代,由于桥梁使用的社会性,人们对桥梁建筑美的要求愈发高起来。桥梁建设者进来把能激起人美感的东西糅合到桥梁的技术中,以此增强桥梁的观赏性。可以说,美好的桥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物。在桥梁的众多结构体系当中,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应用最早,也最广泛。这源于拱桥能给人一种强劲的力度感,加之造型的优美感和动感,使得中国人对拱桥这种桥梁结构非常推崇,如今,中国现代新建的拱桥类型丰富多样,建成了许多经典桥梁,例如万州长江大桥、巫山长江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杭州钱塘江四桥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杭州钱塘江四桥位于浙江杭州,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杭州的风景秀丽延续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的最佳旅游城市。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不乏美的建筑,一座座拱桥的落成成为这座城市一笔亮丽的风景线。钱塘江四桥是国内第一座双层钢管混凝土拱桥,也是杭州市第一座跨越钱塘江城市桥。该桥不论从自然环境还是设计理念上都充分考虑了所涉及的和谐要素。现以浙江杭州钱塘江四桥为例,对该桥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
1.融入环境,满足大众的审美习惯,充分体现了建筑生态美学中的和谐要素。杭州钱塘江大桥运用了桥梁建筑环境设计中普遍用到的融合法。融合法是指有效地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使桥梁构成新环境的一个要素,组合于周围总体景观和环境的画面中。桥梁与钱塘江交相辉映,不仅为自然美景增添了诗情画意,还与钱塘江的宏伟气势极为协调,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
2.运用以人为本的功能环境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建筑审美心理学的和谐要素。由于钱塘江是世界闻名的强潮汐河段,每年都非常多的游人赶往此处欣赏潮汐的自然景观,桥梁因此上层设双向6条机动车快速行车道,下层特设地铁、公交专用道以及行人、非机动车通道和8个观景平台。从现代和谐的观点来看,该桥的功能环境设计,引发了人们过桥的兴趣,营造了一种文明亲切的氛围。所以,钱塘江四桥除了造型美观之外、环境协调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升华为以人为本的功能环境设计,满足了观景人群的心理需求。
(三)中国陕西西安建筑实例分析: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贯通南北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线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柞水段,穿越秦岭山脉的终南山,隧道全长18.020km。在秦岭山区地形非常复杂,植被茂密,层山叠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运输、经济使用、环保美观等设计理念对隧道进行设计。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因此创造了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六项之最,世界上第一座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综合水平最高的隧道,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公路隧道特殊灯光带等,现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例,对该隧道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
1.以人为本进行特殊灯光带设计,充分体现建筑审美心理学的和谐要素。为了环境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疲劳感,保证交通安全,结合了建筑审美心理学进行了综合设计。在每个隧道设置三处照明灯光带,采用“时光旅行”照明方案,让驾驶员及司乘人员在隧道中同样能室外一样感受到蓝天白云、朝霞、晚霞等景象,在隧道中如同置身一个小公园,增添了隧道路途的乐趣。
2.环保节能技术,充分体现建筑生态美学的和谐要素。从节约投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对施工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和防护,并利用隧道废渣为山区农民造地近300亩。另外公路越岭高程的降低,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减轻了山区修建公路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地保护了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隧道的照明都采用多回路自动控制,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自动控制隧道内的亮度,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四、结语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就提出过“美是和谐”这一概念,几千年过去了,这一概念依旧保持着她迷人的魅力。在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当中,总是首先想到和谐,这也许就是人类对美孜孜不倦的本性追求。
正如在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里,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所有理解和渴望。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果戈理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谈话。”而笔者认为,不论建筑经历了什么样的时代,经受过时代怎样的洗礼,抑或是处于什么样的地域,感受了地域文化怎样的熏陶,它都应该是以和谐为前提的。只有是以和谐为前提的建筑,才称得上是美的建筑。也只有当所有的建筑都与自然和谐一致时,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小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盛鸿飞.建筑桥梁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北京威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