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策划引领党报内容创新
2013-04-29李柏森
李柏森
【摘要重视和加强新闻策划,是党报应对媒体竞争新形势,优化报道形式,深化报道内容,实现新闻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利器和抓手。积极有效的新闻策划,能使党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掘新闻价值,提高传播效应,推出新闻精品,更好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引导舆论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竞争中提升地位,掌握主动,永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闻策划;媒体竞争;内容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一步深入和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传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党报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面临着社会影响力下降、社会关注度降低、市场占有率减少等问题,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创新,成为党报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党报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理念上,更体现在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上。加强新闻策划,挖掘新闻的内涵意义,做好深度报道,正是党报实现报道内容和方式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和制胜法宝。
“新闻策划,是策划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是新闻竞争的必然产物,也是新闻进入‘创意时代的重要标志。”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策划因其原创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者的重视,在新闻实践中被充分运用,成为提升媒体品牌和吸引受众的有力武器。
在全媒体时代,党报如何通过策划实现创新,变革图强,进而把握媒体竞争的主动权呢?
一、要善于做好主题宣传的策划
主题宣传是以特定主题为报道对象、报道内容和报道重点的新闻宣传活动。具体说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主题宣传是近年来各主流媒体不断采用并加以完善的报道方式。这种方式,通过集中宣传,成系列、大规模地报道,全方位反映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工作部署及实际工作中的进展、经验,使之深入人心、鼓舞人心,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主题宣传策划,是服务主题宣传的能动的新闻活动,这种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报纸对现有新闻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对报道主题深度的自觉开掘,以期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和报道声势,实现主题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主题宣传报道是每一家党报都难以避免的挑战。只有做好主题宣传报道,党报才能用足自身的政治资源及专业优势,充分体现权威和公信力,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无限延伸。
《周口日报》今年围绕“狠抓落实年”推出的系列报道,就是主题宣传策划的成功案例。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周口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一年,周口市委及时做出“狠抓落实年”的重要部署,并把它作为今年全市各项工作的主基调和重要抓手。《周口日报》积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优势,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开专栏、出专版、刊发系列评论,在全市营造出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年”的浓厚舆论氛围。
5月7日,周口市召开2012年“四制”工作总结暨2013年“狠抓落实年”工作会议,次日《周口日报》即在一版(转A2版)头题配图刊发了会议消息,并在一版重要位置配发评论员文章《深入实施“四制”工作法 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年”》,正式吹响了全市深入实施“四制”工作法、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年”工作的号角。
随后,《周口日报》在重要版面和位置相继开设《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 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四制”工作法“狠抓落实年”在基层》《实施“四制”工作法 推进“狠抓落实年”比比看》等栏目,及时报道市领导有关重要活动、各部门的开展情况。
特别是从6月3日到19日,《周口日报》又在一版头题或重要位置刊发了6篇狠抓落实系列评论,与此相配合在同日二、三版,利用彩色通版的形式重磅推出相对应的专题大讨论“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年富民强市共圆周口梦”,邀请全市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就如何做好“狠抓落实年”工作谈体会、讲做法、展前景,比“招”亮“剑”,主动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6篇系列评论与6个专题讨论同日刊发,从理论到实际,从要求到效果,从问题到答案,遥相呼应,形成报道链接,真实地印证着各单位在狠抓落实、富民强市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和作出的责任担当。
《周口日报》有关“狠抓落实年”活动的报道得到了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的高度评价,认为力度大、气势足,在当地形成了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旋律,对于推动周口广大干部改进作风、扎实工作、振奋精神、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要善于围绕民生和热点进行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房屋拆迁、升学就业、医疗保健等一系列民生新问题又接踵而至,有许多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和喉舌,应当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加强舆论引导,下大力气做好民生新闻和热点新闻的组织和策划,承担起重大政策宣传、重大决策阐释、重大举措解读等新闻报道任务。
事实上,与都市类报纸相比,党报报道民生新闻、关注民生热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报的政治属性使得它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最新政策信息,并以权威的声音取得读者信任,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成为沟通上下、传递民意、释疑解惑、促进问题解决的有效渠道。
《周口日报》一向重视民生新闻报道,策划开辟了“社会民生”专版,成立了专门的编采室,并自2006年起开设了《民生会客厅》栏目,就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陆续策划了一系列热线专题,通过热线电话现场问答的形式,让群众与有关领导直接交流沟通,起到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正确引导、促进和谐的作用。2008年,由于市区水源地沙颍河污染严重,原来一直承担供水任务的沙颍河水泵关闭,全部启用地下水,结果造成供水水源短缺。为保证市区高峰期正常供水,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在晚上12点至凌晨5点之间进行停泵蓄水,市区水压相对较低,又造成了部分用户夜间停水现象。一时间,市民怨声载道。事关民生大事和社会稳定,《民生会客厅》迅速决策,精心策划,及时邀请市公用事业局、水务局、银龙水务有限公司等有关负责同志及市民代表做客《民生会客厅》,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于次日在“社会民生”版推出“畅谈用水事,服务千万家”的整版专题文章,第一时间为民众解除心中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党报在策划和组织这类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注意正面引导,强化正面热点,对敏感问题关注而不煽情,对热点问题化解而不浇油,对难点问题帮忙而不添乱,努力通过热点新闻报道,帮助人们了解情况,澄清事实,使报纸既贴近社会生活,又正确引导舆论。
三、要善于策划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面对突发事件,回避和敷衍显然都不是明智之举。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的传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的失语或无作为,无疑会使自己陷入多重的尴尬境地:小道消息大行其道,虚假新闻肆虐横行,政府和媒体越来越被动,形象越来越糟糕。
事实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当今形势下,面对突发事件,党报所面临的难题已不再是报道与不报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报道、怎样报道才能掌握主动、占据主导,使舆论朝着有利于事件处理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方向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并实施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考验着党报等主流媒体的智慧。
第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要第一时间处理问题,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这里的关键是要快速收集事件信息,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
第二,要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准确发声、正确发声,但同时也要把握时机和节奏。
第三,要及时跟进,做好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报纸单纯地报道发生了‘什么事件,只是单纯地叙述传统报道中的5W,已不合时宜……传媒要解释引发该事件的主、客观原因,来自政府方面的态度,同时思考在社会发展的方面该事件所带来的意义及警示,换句话说,即追寻事实真相、寻找延伸性新闻,思考新闻背后的意义。”
第四,党报还要善于引导和发挥网络等其他媒体的作用,实现传媒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追求更大的新闻传播效果,形成舆论强势,提升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2009年6月19日下午6点左右,周口实验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先是有3名幼儿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幼儿园领导及时上报市政府及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并发动全园教师通过“校讯通”通知家长带孩子就近到医院就诊,当天相继有110名患儿入院。事件发生后,《周口日报》立即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现场,进行跟踪采访,并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及协调。报社值班领导及时调整版面,确保次日消息见报,第一时间向公众报道事件的经过及最新动态。事实上,在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市民中就已经有小道消息开始传播,描述得相当离谱,搞得人心惶惶,《周口日报》的报道无疑有效地引导了舆论,稳定了市民的情绪。随后,《周口日报》又进行了跟踪报道,始终让市民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信息:6月21日,省市领导就该事件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长到医院看望中毒儿童;6月22日,市委书记看望患病儿童;6月23日,市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召开情况汇报分析会,以及后来的事故原因调查结果、中毒儿童治疗和出院情况、幼儿园开学情况,甚至各级媒体关注情况等,《周口日报》都及时全面地进行了报道,有快报、有消息、有专题、有访谈,使公众充分了解相关信息,感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毒事件的关注,消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为确保这次中毒事件报道的客观、真实、准确,《周口日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记者始终深入一线采访,争抢“第一时间”,争取“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照片;二是既采访有关部门和领导,又采访医生、中毒儿童和家长及普通群众;三是对每个情节、每个数字都认真核对,并经有关部门确认,所有稿件均经有关部门审核无误;四是报社始终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联系与沟通,确保有情况随时通报。
此外,报社党组、编委会还组织《周口晚报》、中华龙都网及时跟进,相互配合,实行报网互动,全方位立体引导,确保有关宣传报道更加科学、有序。
四、要善于对硬新闻进行“软策划”
这里所说的硬新闻,主要是指题材较为严肃、时效性较强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新闻。是对应于那些人情味较浓、写法轻松活泼、易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兴趣的软新闻而言。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报道程式化、内容单一、表述形式生硬的会议报道或领导活动的新闻就主要是硬新闻,它也是党报长期以来最难改变的面孔。大量的硬新闻充斥版面,降低了报纸的可读性,得不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也直接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
近年来,各级党报都在对报纸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模式,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量刊发来自生活一线、反映群众生活、关注社会民生,具有乡土气息和泥土芳香,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章,不断改变生硬面孔,增强可读性和亲和力,大大提升了党报促进工作、引导舆论、服务群众的能力。
2006年《周口日报》关于沙颍河复航的新闻报道策划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流经周口的沙颍河曾是一条黄金水道,有2000多年的航运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断。2004年复航工程重新开工,2006年8月1日举行全线复航仪式。当天,豫周口9128号货船装载着300吨精制面粉驶离周口港,驶向浙江杭州港,标志着断航30年的沙颍河正式复航,并成为河南省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航道——周口的船舶经此入淮河,从洪泽湖进入京杭大运河,汇入长江,直达东海。沙颍河复航是周口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周口日报》也在第二天一版刊发了一条复航的消息。为了深度挖掘新闻内涵,让人们更加翔实地了解、认识这一黄金水道,感受通航的意义,知晓通航背后的新闻,使报道不流于平面化、程式化,不局限于传统的领导活动的报道模式,《周口日报》接着又进行了认真的策划,派专人跟踪,全程报道,并事先在通航仪式的消息后进行了“新闻预告”,还附加了一幅货船行程彩色路线图。自8月3日开始,《周口日报》即在二版头题位置开设《寻访沙颍河黄金航道》专栏,并以行程地图为背景设计了精美的栏花。随行记者与船员同吃同住,每到一处都将所见所闻、所遇所感,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航道的历史变迁写成报道,及时传回报社,配图刊发在专栏内。此次跟踪采访,途经4省,历时半个月,发稿近20篇。报社在报道开始后,还及时开设了新闻热线,接受来自读者的反馈,并将读者的意见及时刊登在报纸上。甚至帮助读者与船员及随船记者通电话,让报道中的主角、报道者与读者对话,他们对复航工程的电话讨论,也构成了系列报道中的精彩一章。正是这种精心设计的参与式报道和交互式传播,使这组报道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孝汉.做好主题宣传 壮大主流舆论[J].新闻战线,2008(5).
[2]王俊本.做好主题策划,提升党报影响力[J].新闻爱好者,2010(12上).
[3]汪家驷.论新闻策划[M]//.新闻三十论.人民出版社,2008.
[4]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新华出版社,1996.
(作者为周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口日报社社长)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