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濯去旧见,以求新意

2013-04-29陈晓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杨桃激励性新课程

陈晓丹

新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作为21世纪的年轻教师,我庆幸自己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对于新课程改革,要理性看待其优缺点,用批评与反思来赋予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正的精彩。

一、创造全新的课堂环境

做为身处新课改前线的一名教师,我认为,首先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全新的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课堂环境。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我买来两个新鲜杨桃与学生一同观赏,当两个五角星似的杨桃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恍然大悟之后的欣喜:“这就是杨桃啊!”“真的像个五角星!”在了解课文时,孩子们个个勇跃发言,各抒己见,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教学形近字,“鸟”和“乌”时,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就要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和时间赛跑》后,我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朱自清的《匆匆》以及古今中外传诵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翠鸟》一文描写的是南方的一种水鸟,如何让北方的学生去认识这种从未听说过的鸟儿的特点并喜欢上它呢?于是我带学生欣赏录像中美丽的翠鸟,展示翠鸟鲜艳的羽毛以及捕鱼的本领,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孩子们充满着欢喜与惊讶,顿时喜欢上这种机灵又漂亮的小鸟。而后,我又引导他们看各种鸟的图片,让学生们了解到在我们祖国,像翠鸟一样珍贵的鸟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怎样才能和它们做朋友呢?饱含着对鸟类无比的热爱之情,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样,孩子们不仅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他们心底那种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也被深深地激发出来了。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她拿着调色盘,把花儿涂得姹紫嫣红,芬芳迷人。”“她张开笑脸,帮助妈妈杀死被褥上细菌。”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二、让“激励性评价”闪现异彩

(一)激励性评价基石——真诚爱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激励性评价手段——突现互动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相互之间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评作用,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另外,我们应该还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以上是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年轻教师,我的一些经验体会。我想,我们教师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定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在课堂教学中创建自主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杨桃激励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杨桃:树上结满“小星星”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