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新方式,多样化上“活”思想品德课

2013-04-29李会英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9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课知识点

李会英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思想品德课尽是讲大道理,枯燥无味,不好玩。以致很多学生厌烦上思想品德课,缺乏学习兴趣,成绩普遍偏差。究其原因,就是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感觉总是摆着一副冰冷干巴的面孔在说教。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思想品德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做了崭新的要求。初中思品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关键在教师,因此,初中思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思品课“活”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文笔者就教学中的积极尝试做简单介绍。

一、善用现身说教,让思品课堂榜样化

思想品德课要上出成效,最讲究的是学生亲师信道。俗语有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一定要近,最好来自身边,而教师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身说教,有利于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有样可鉴,感觉成功就在身边,从而信任老师,努力学习。在学习“做一个自信的人”时,我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讲了一个自身成长的真实故事,故事的最后我告诉学生:这个在苦难中拼搏成长最后如愿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女孩就是自己,并把多年来激励自己进步的座右铭展示出来“与其整天哀叹自己的短处,不如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让短处留下的阴影消失在长处带来的辉煌中”。学生立即惊讶而欢喜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全班同学激情澎湃地宣誓:我想我能行,即使现在不行,通过我的努力,将来也一定能行。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学生还把这句宣言写在书本扉页的掌印上,以示从此努力完善自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学生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用现身说教,言传身教,把学生当朋友,思品课堂自然、活跃、高效。

二、运用模拟课堂,让思品教学自由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新课程改革后,教材自由活泼,内容形散神聚,教学无模式可鉴,思品科任较少,集体备课相对困难,每个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此时,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老师不妨征求学生意见,让学生当老师来上模拟课堂,和老师一起研究怎样上课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口味。在教授粤教版七年级思品时,我在每一课的学习之前一周,先安排两名学生去备课,然后每人各上十分钟的模拟课堂,剩下十分钟就留给师生通过对比、评价、总结,从而归纳出该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训练。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找出学生最喜欢最好的教学模式,同时学生上课的内容中精华之处可用来补充和完善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如,学生在上“自立自强”的内容时,用了这么一个故事引入:“从前有个懒汉,天天去庙堂磕头求财,他说‘神啊,求求你让我中一次彩票吧。如此求了七七四十九天,神终于发话了:‘你求了这么久,都没去买过一张彩票,我怎么让你中奖啊?”这故事一下子给学生制造了悬念,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这名学生也大受鼓舞,在后来的模拟课堂中运用了更多的活动和方法,俨然一位老师。我们佩服学生善于收集材料开展教学,同时也在对比中总结出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彼此共同教学,自由发挥,师生相得益彰,共同成长。

三、常用名言名句,让思品道理通俗化

名言名句的特点是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可以信手拈来,把它们运用于思品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深奥的思品道理,因此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一课时,我选用了通俗易懂的名言“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来分析课本中活动平台所展示的辨析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本站重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回答。结果学生思路一下子明晰起来,并很快得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的道理。

又如,在讲“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不同时代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发言,同学们列举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通过这些名句,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在思品课堂引用名言名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实效。

四、擅用活动课,让思品理论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在思品课上构建活动课,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其祖辈、父辈的生活经历,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谈了改革开放的变化,此时得出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在学习“诚实最好”的内容时,我事先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诚实的例子,然后在班级宣传栏里展示。结果让我大开眼界:学生搜集了很多身边的有关诚实与不诚实的事例,如诚信考试、皮鞋胶囊等。还有很多学生把当地一种“无人售菜,自觉投币”即往菜篮子旁边挂着的瓶子塞两块钱就可以自行拿走一把青菜的习俗摆了上来。这种习俗在当地流行了上百年,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也都极易理解,并引以为豪。这时老师可顺势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淳朴的民风。通过这种方式,把空洞的诚实的意义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远胜过老师一节课的解说和学生辛苦的记背。

五、巧用音乐,让思品内容活泼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枯燥的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可以很大程度地活跃课堂,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男生女生”时,引入熟悉的流行音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永远是朋友》等,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来了。同学们在音乐声中互相观察异性的优缺点,认识异性同学,从而学会正确与异性同学相处,内容学起来就通俗而不羞涩。而且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去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思品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这些知识点时,让学生熟悉并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同学们对党的宗旨、性质地位等知识点便易于理解把握。

六、活用多媒体,让思品教学手段现代化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过去的教学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很抽象、模糊,甚至转瞬即逝的。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把文字、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生动有趣、心旷神怡的境界,犹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央视公益广告《文明中国盼奥运》的视频来导入新课,通过广告中的讲解与行为示范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尊重与公德的联系,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去尊重他人。再播放舞台剧《晏子使楚》,以让学生明白尊重实质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

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播放电视纪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最后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实践证明,大胆改革思品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品课堂,使枯燥的道理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鱼坝学校)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漫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