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2013-04-29刘平
刘平
摘 要:新课程倡导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现实性问题情境、开放性问题情境、冲突性问题情境、趣味性问题情境、直观性问题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问题情境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情境创设”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而数学建模学习活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新课程如此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但我在教育实习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引入课题,只有极少数教师在很少的课程中会创设,还主要是由生活中的实例一带而过。甚至有的情境并不十分恰当。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如果创设,又该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其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二、关于数学问题情境的相关理论
1.问题情境的含义
“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综上,“数学问题情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情境中要有“问题”,即数学问题,如果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那无论情境多么有趣真实,都不能称为好的问题情境;问题不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轻易解决,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其次才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
2.问题情境的作用
问题情境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能使学生认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问题情境法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从多种途径创设各种不同类型的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道的理想氛围,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可以依据现实性、开放性、冲突性、趣味性、直观性等原则,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1.创设现实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现实应用型数学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感受深刻。所以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以此来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
2.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提问可以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那种教师向学生提问“是”或“否”、“对”或“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问题的可能答案已经提供给学生,学生要做的仅仅是选择其中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过多,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师生对话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提问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多引导学生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个结论,条件和结论有什么联系,怎样得到这个结论。
3.创设冲突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设计一些“陷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注重冲突性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此时学生会产生解疑除障的心理。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求知欲最强,容易引起他们主动思考并参与讨论。
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课本上的很多知识是枯燥难以理解的,若仅仅照本宣科,会使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也觉索然无味。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寓趣于问,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和知识的接受能力。
5.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变抽象为具体
有时,学生在认知结构中缺乏一些理解抽象概念所必需的具体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选角度,通过有步骤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背景材料,使得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理解、便于接受。还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够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出民主、宽松、愉悦地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迎春.浅谈“情境—问题”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与学,2008(01):54-60.
[2]林云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途径[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02):28-30.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条洋初级中学)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