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点滴
2013-04-29苏庆婵
苏庆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面临着课程的全面整合。体育作为一门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要与其它学科全面整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历史,对体育教育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体育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关键词:体育 素质 引导 和谐
体育时代的到来,使体育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虽然很多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难情绪,使体育课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我通过几十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想与同行们分享。简单说,在体育课堂上应遵行“三要”和“三不要”。
一、“三要”
(一)要提高自身素质
陶行知说过:“我们做老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面,还要有钻研精神、教科研能力。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体育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不断向学生介绍体育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要巧设导语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三)要巧设教学任务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二、“三不要”
(一)不要“满堂灌”
体育课要“精讲多练”。“精讲”就是将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其它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由于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条件不同,基础也不同,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自然存在差别。显然,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可将一些易懂的或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其自己去完成,把尽可能把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练习要比你听、看有效果得多。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二)不要当众批评
教师批评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常规办法”。身为教师教育学生时不可避免要运用批评教育。如何让学生之花结出美丽的果实,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分寸,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批评教育这门艺术。由于学生体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当众批评,以免挫伤了学生的信心,从此不愿意动手实践,渐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
(三)不要摆架子
小学体育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知识面广、发展速度快的学科,在这门课中不存在教师是“知识权威”,学生在某些方面也有能力做“小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体育课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体育的巨大作用,还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只有体育教育与其他各学科教育的全面整合,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追求。我们要长期地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出艺术与智慧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