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孟之德治
2013-04-29郭强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迫切希望以德治国使失序的社会恢复秩序,并不符合历史发展;孟子在孔子以德为政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延伸,提倡以仁施政,更加不合时宜。
关键词:孔子 孟子 以德治国 仁政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是早期部民社会到封建专制社会过渡的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礼崩乐坏所引起的社会结构与秩序的变动,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以及随之而来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些变化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而孔子的复古,具有一定的现实目的,就是要运用“仁”与“礼”来改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使之有序化。但是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统治阶级的辅助,只有上行下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孟子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下面从孔孟二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认识来分析。
一、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对于为政的思想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以“仁”为本。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仁者,即爱人。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中说:“仁就是理想的仁道,尽人道即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有“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的仁包含着很多东西,在与弟子的谈话中就提到不少对于“仁”的界定。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从《论语》[2]一书中孔子对仁的界定,可以看出孔子更多的是把仁归结为一种内在世界的修为,他阐释得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修养的提升,然后再推己及人,达到全社会的一种和谐的仁的统一。也就是说,孔子所谓仁的基础是己,要想实现社会的仁,必须要有一个己的推广,进而赋予仁一种无形的规范,恰恰这种规范又确立了井然有序的秩序。生在大动荡无秩序的春秋时期,恢复周礼的历史责任感始终贯穿孔子一生。这增强了他追求心中理想化世界的迫切心情,也是其一生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
孔子的为政思想在有仁的前提之下,还要有“礼”的约束。《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在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统治阶级一切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在孔子之前已经有夏礼、殷礼,到周礼时制度规范和典章制度已比较完备。孔子所推崇的就是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侑》)。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侑》)可知礼与仁是不可分割的。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把礼分为两个部分,即朝廷之礼和民众之礼。
在《论语》中朝廷之礼提到一些: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侑》)
(2)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侑》)
(3)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侑》)
(4)子入太朝,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朝,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侑》)
(5)“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侑》)
(6)“事君尽礼” (《论语·八侑》)
(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侑》)
(8)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侑》)
(9)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
(10)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论语·乡党》)
以上十条都在讲朝廷之礼。而这朝廷之礼又可细分为规范性和等级性。规范性就是指国君、官员等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常规的礼仪制度、典章制度。上例(1),按古代的规定,八佾是天子用的,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而四佾才是季氏用的,所以季氏违背了这种制度秩序性。还有(2)(3)(5),分别讲季氏祭祀泰山、帝礼、管仲的僭越,这些都不符合规范性。从这几点可以透露出孔子是以周朝的礼仪制度来作为范式的。等级性指君臣民之间是有等级差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4)(6)(7)(8)(9)(10)中,讲了君臣所用的礼节,如与君、上大夫、下大夫相交流时所呈现的不同面貌。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得出孔子是尊君的。
民众之礼体现在:
(1)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边坐。(《论语·乡党》)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3)食不言,寝不语。(《论语·乡党》)
(4)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5)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
(6)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论语·乡党》)
(7)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
(8)寝不尸,居不客。(《论语·乡党》)
(9)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论语·乡党》)
(10)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民众之礼涉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规范谈得较为详细。民众之礼从范围讲可称之为社会伦理,可视为外在交往的基本伦理要求,也是衡量道德品质高尚与否的一把标尺。从深层次讲,孔子的民众之礼,更多展示的是一种教化功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礼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样社会秩序才能更加有秩序,远比那些法律条款有效得多。
二、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在孔子为政思想的基础上对为政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表述,同时又作出了一些延伸: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梁惠王上》)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下》)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公孙丑上》)
(5)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离娄上》)
(7)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下》)
(8)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
(9)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
从以上9条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的理论主张进行了传承和扩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续孔子为政以仁的思想,用道德修养来教化民众,以达到社会高度统一的一种仁的和谐。《论语》中出现仁有109次,在与学生问仁的对话中,孔子就回答说“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等等。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孔子对仁的理解是一种内在世界的修为,孟子在百家争鸣的形势下,竭力维护孔子学说,“修其孝悌忠信,事其父兄”(《梁惠王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上》);“亲丧,固所自尽也”(《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恭者不侮人”“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等等。可以说孟子很好地继承了孔子对仁的本质的阐释,认为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主体性意识,让内心自我修养的完善来迎合社会规范的秩序。
孟子对以仁施政较孔子则阐释得更为详细。如在第二条中,通过周文王对社会穷苦无靠的人施仁,说明统治阶级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关爱人民,只有人民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说明孟子承认国家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是确保人民的利益。进一步说明孟子并没有把国君放在一个高位,与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规范性是有所不同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以仁政治国,而孔子对为政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措施,只是要求君主有仁,然后把仁推广至自己的人民。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提到:“所谓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4]孔子对为政的思想如忠、信、义等观念,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仁和礼的基础上提出的,把德行作为为政之本来惠民天下,然而孔子对为政并没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表述,只是在德与礼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理想性的秩序,而这种理想性的秩序放在真实的社会面前又显得不合时宜,缺乏实际操作性。“因为经过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剧变与思想剧变,必须在‘礼的背后为其寻找更深刻的人性依据和历史依据。”[5]时代在不断发展,孔子一味的复古周朝,不能说孔子所持思想已经过时,只能说孔子思想不符合其所处的时代。而孟子则明确地提出了一些措施。首先如第一条和第五条,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制民以恒产”,让下层民众得到切实的实惠,社会才能稳定。但孟子对当时以短兵相接的战乱时期没有看清楚,所持思想缺乏一个根实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和平统一,没有战乱。
孟子在推行“仁政”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义”的比重。《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而《论语》中“义”出现24次,可见孟子把义看的很重,已经把义与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孟子认为推行仁义,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才是大国之道,同时把“义”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理论主张来规范仁政。“孟子虽仁义并称,或仁义礼智并列,但仁仍是居于统摄的地位;没有仁作基底,没有仁居于统摄的地位,实际便很难推广出去。而当仁体呈露时,它自然会居于统摄的地位。由仁体再向下落实,才是仁义礼智。”[6]在《告子上》中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用义来衡量社会规范,认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告子上》中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把义已经看作是一种理想的品格,是君子所矢志不渝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更把义作为维护制度规范的手段,用来保证生产生活的民主与平等,如(1)(4)。只有社会的各个阶层、职位分工明确、义在心中,国家各项职能才能有序进行。
儒家的修身思想可以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时期注入一注强心剂,从而有可能使社会变得和谐、稳定。赖蕴慧在其《中国哲学导论》中提到:“儒家的修身观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这是因为它强调道德品性是政治的基础。这一点很要紧,因为它要求政府对其治理负责。相对于不能保证君主必定有才或有德的世袭制,这是一个积极的转变。”[7]
孔子所提倡仁之思想以及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政思想,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以仁为基础。可以说是开创了后代统治者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先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二者的政治思想,尽管在当时有很多不可行的地方,但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可谓提出了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案,一种可为之一试的可能性。对统治阶级的维护和社会规范的秩序性做出了很大贡献。
注释:
[1]胡适撰,耿云志等导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刘宝楠著,高流水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焦循著,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4页。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6]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7]赖蕴慧:《中国哲学导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6页。
(郭强 开封 河南大学文学院 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