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

2013-04-29申小勋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能力

申小勋

摘 要:《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一门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名词、图形符号多,内容抽象,示图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综合这些原因,如何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学习好《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这门课程,轻松掌握教学大纲归定的内容,是众多教师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课程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我校士官学员是中专学历教育,与地方职业教育类院校非常相似,主要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上很多地方,也都借鉴了职业教育类院校的经验。目前,我校专业基础课仍是以课堂教学作为授课的主要模式,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一次课的时间,使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问题。《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是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擅用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内的教学

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做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大多数机械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我校装备维修专业(车辆维修方向)也不例外。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等行业都有所应用。任何一部车辆都有机械、电路、液体或气体部分,相对于人体来说,就好比是人的骨骼、经脉和血液,显而易见,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有多么重要。只有对本课程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才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多种具体方法来实施教学,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学生对于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比较陌生,但是如何使用千斤顶就很熟悉。那么就从千斤顶的操作入手,操作千斤顶有三个动作:提、压、松,即提手柄,压手柄,旋松(紧)开关,从三个动作来分析研究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就显得非常简单了,学生也能够轻松接受。通过对液压千斤顶的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所具备的结构形式和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在讲解中,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即学到了千斤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又学会了分析的方法。又如,往复运动的工作台结构和工作原理。经过前面液压千斤顶的讲解,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去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通过往复运动的工作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一次再分析再深入,使学生熟悉掌握分析液压系统的能力。只要学会了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熟悉了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基本回路,无论是什么样的液压系统,只要学会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能够轻松掌握。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和操作技能,学习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能简单单地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应更多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照本宣科,事必扼杀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尤其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但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对知识实时进行更新,就不能正确处理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学生明白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课后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第三,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系统的讲解,精讲,讲重点、难点问题,讲分析方法。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思考、提问。处理好听课和笔记和关系,以听为主,记为辅。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主体,老师起到的只是释疑解惑的作用。切勿生硬灌输,使学生产生逆反、厌学心理。最后,在作业布置上,要适当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布置作业,先复习后做作业,并独立完成。通过作业的练习,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专业基础课。“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以及探索真理的愿望和渴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起重机液压系统时,首先结合实际,提出四个问题:(1)汽车起重机在作业时主要有哪几个动作?(2)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主要由哪些液压元件组成?(3)这些液压元件组成了哪些基本回路?(4)这些基本回路分别完成哪些动作?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讲解。首先介绍汽车起重机完成起吊作业要经历五个动作:支腿收放、转台回转、吊臂伸缩、吊臂变幅、吊重起升,并用起重机起吊视频展示,产生直观效果。再通过起重机示意图了解起重机整体外形,通过起重机液压系统图了解液压元件的组成。然后通过以前所学的基本回路知识深入掌握液压元件所组成的六个基本回路:(1)液压锁回路。(2)回转回路。(3)伸缩回路。(4)变幅回路。(5)制动回路。(6)起升回路。最后通过这六个基本回路来研究所产生的动作,这样从实际入手,到理论知识的应用,最后又回到实际上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元件模型和半解剖元件,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课堂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由于我们没有专门的液压元件,但是在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中的机油泵,就是一种外啮合式的齿轮泵,可以利用机油泵对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讲解,加深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印象。又如,在学习气压传动系统空气压缩机时,空气压缩机相对复杂,只通过图形、动画、实物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经过仔细考虑,我带领学生自己解剖了一台汽车用的空气压缩机,在曲轴连杆和气压调节装置处,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切割机切除部分壳体,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演示了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 结语

总之,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宪亭.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朱梅,朱光力.液压与气动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