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DMoIP的无线基站互联系统IP处理与

2013-04-29王宝强

王宝强

摘要:本文以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就该系统IP处理过程中的主要操作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详细研究了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在IP处理过程当中,有效的差错控制机制及其实施,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TDMoIP 无线基站 互联系统 IP处理 差错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在IP处理过程当中,基本体系结构的构建以及优势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基于ARQ的差错控制机制以及基于FEC的差错控制机制的实践要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1 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IP处理系统

下图(见图1)即为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下属的IP处理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在IP处理系统当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路处理单元;②压缩、解压缩处理单元。其中,电路处理单元能够完成包括接口处理、时钟同步以及恢复成帧在内的相关功能,以自定义格式为载体,将所收集到的电路数据提减值下一级别处理单元当中。而在压缩、解压缩单元当中,所执行的压缩以及解压缩方法为压缩算法,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Abis业务的IP封装以及解封工作。以此种结构方式,能够将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50000h以上,将系统可用性也能够提高到99.99%以上。

2 差错控制机制及其实施

常规意义上,逻辑链路控制层为了最大限度地对无线传输状态下信息的丢失以及差错机率进行集中的控制,往往所应用的控制技术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第一是自动反馈重传ARQ技术;第二是前向纠错FEC控制技术。对于第一种,基于自动反馈重传ARQ技术来说,在对差错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必须添加一定的ARQ控制信息,以此种方式确保其检错能力。而对于第二种,基于前向纠错FEC控制技术来说,要求发端能够将所传输数据信息按既定的规则,在引入附加冗余码元的情况下,形成具有纠错能力的源码。

2.1 基于ARQ的差错控制机制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ARQ差错控制技术在应用于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IP处理过程当中时,典型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停等式重传:在此种控制方案下,发端面向收端进行第一个分组的发送工作,发送完成后等待收端接受数据并反馈回执信息。若回执信息为NAK否定模式,则意味着该分组的数据传输出现失误问题。则需要发端再次转入对该信息的发送当中。若回执信息为ACK肯定模式,则意味着收端已成功接受该分组数据,则发端可转入对下一分组数据的传输工作当中,此种差错控制机制的主要优势在于:发端所设置缓冲器规模较小。②连续退N步:此种差错控制技术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发端能够面向收端,同步进行多个分组的发送作业。同时,在第一分组数据发送后,不要求等待回执信息,而需要在一个往返延迟的基础之上,获取该分组的应答数据。在这一间隔时间范围之内,其他各组数据能够得到及时的发送。若收端反馈的回执信息为NAK否定模式,则需要对应该分组,进行该分组前一分组数据的重发工作。可以说,此种差错控制技术通过对发送、重传的连续性控制,显著提高了停等差错控制的工作效率。但,由于往返延迟较大,因而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无错分组被重传,无法保障其差错控制的质量。

2.2 基于FEC的差错控制机制 基于FEC的差错控制机制实际使用中所涉及到的表现形式包括纯检错、纯纠错以及检错加纠错这三种类型。各类型控制技术的应用要点有所不同:①纯检错技术:在纯检错控制技术下,要求将分组码作为检错码使用。收端所对应的译码器若检测到接受码当中存在错误,则可直接自错误码组当中,对信息元进行准确的提取,提取后的信息源可以直接反馈至发端,并指出信息错误的具体位置。②纯纠错技术:在纯纠错控制技术下,主要是通过对码的使用进行纠错,具体的差错控制思路为:对于接收端而言,若接受组数据当中的错误码个数高于该码所对应的纠错能力,则译码器会产生错译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用户端所接受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③检错加纠错技术:首先,若接收端所接受组数据当中的错误码个数在该码所对应的纠错能力范围之内,则要求由收端所对应的译码器对其进行纠错处理;其次,若接收端所接受组数据当中的错误码个數在该码所对应的纠错能力范围以外,但纠错可被检出,则可要求发送端进行该组数据的重新发送。

3 结束语

笔者建议,在基于TDMoIP无线基站的互联系统IP处理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对以上两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不同特性的场景状态下,智能选择启动相应的FEC冗余差错控制机制或者是基于ARQ的差错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谭永丽,赵遵廉,陈允平等.用随机规划法计算可用传输容量[J].继电器,2005,33(11):1-4.

[2]程华.传输网元指针调整与GSM-R基站时钟同步异常案例分析[J].电信技术,2013(7):64-66.

[3]赖红,周志雄,崔卓等.多模无线基站技术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2(1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