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乞讨儿童的生活现状调研及分析

2013-04-29黄静然王璇李艳娥

关键词:救助调研

黄静然 王璇 李艳娥

摘要:本文笔者在详细介绍乞讨儿童生活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乞讨儿童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救助乞讨儿童的有效途径,进而引起社会各界对乞讨儿童的关注与关爱。

关键词:乞讨儿童 生活现状 调研 救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时期。两极分化倾向下的经济贫困、婚姻家庭关系的紧张与日趋不稳定、人口迁徙流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浪儿童的增多。流浪乞讨儿童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心智处于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国家不进行及时、妥善的管教与救助,长期流浪于街头将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危害社会。因此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已引起了各界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1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儿童的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观察,与乞讨人员面对面访谈,通过走访公安、民政、城管、新闻等部门了解情况,查询有关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历史文献、学术专著和论文,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梳理,对我国当前儿童乞讨现状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1.1 多数受犯罪分子压迫控制 真正因贫、因病或者因受不了教育等问题而乞讨的儿童并不多见,目前,大多数城市流浪乞讨儿童为职业乞丐,并且大多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控制,充当其牟利的工具:①儿童乞讨,“父母”暗中保护。这一类应该是所有乞讨的流浪儿童中最多的,经常是乞讨儿童衣着破旧污秽不堪,讨到钱后交给不远处所谓的“父母”。②残疾儿童沿街乞讨,换取路人怜悯,以换取他人的怜悯。③“母亲”怀抱婴儿当街乞讨。④未成年儿童跪倒在街头,谎称家里出现灾荒或是有亲属身患绝症,乞求社会给予帮助。

1.2 流浪乞讨儿童呈残障化,自我保护能力弱 我国未成年人无论是体力、智力还是心理等各方面来讲都是弱势群体,相比成年人来说,我国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和自我保护能力,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胁迫未成年人沿街乞讨,为了获得人们的同情就摧残健康儿童。

1.3 流动性强,调查取证难 虽然公安机关经常组织营救,但是由于不法分子经常更换地方,流窜乞讨,而且乞讨儿童受到不法分子的压迫,使得公安机关营救工作很难进行,也给一些调查取证打掉幕后黑手带来很大的不便。

2 我国流浪乞讨儿童形成的原因

2.1 经济贫困是根本原因 我国乞讨儿童主要来源于农村,因为我国农村很多家长会外出打工,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会疏忽。而中国50%的农民看不起病,80%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来看病。所以很多流浪乞讨儿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2.2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流浪乞讨儿童离家出走,到街头流浪,很多都是由于在家庭里感受不到温暖,尤其是特殊的家庭。家庭在人最初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人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导致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危机,但是没人倾诉,所以最终选择走出去流浪。

2.3 教育功能的不完善 街头乞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但是现当代教育功能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孩子放弃学业,去街头流浪。现当代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一些在学业上表现不优秀的青少年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他们承受同学和老师的嘲笑还有蔑视,慢慢地就沦为学生中的孤独者,使得他们对学校产生厌恶,然后过早的走向了社会。

2.4 违法犯罪团体唆使未成年人乞讨 虽然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在逐渐完善,治安程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地方一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处理不够到位,所以一些地区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犯罪嫌疑人控制儿童去犯罪,或者故意致残儿童,将他们变为贩毒、偷盗、乞讨的“工具”,这样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3 我国如何救助流浪乞讨儿童

3.1 实行归口管理 针对多头管理,各部门之间推诿严重等现象,要彻底救助流浪乞讨儿童,就必须明确一个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此事。凡涉及流浪乞讨儿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经费等各方面均由其负责协调解决。

3.2 加强归属地负责原则 对目前流浪乞讨儿童流动性强、重复救助率高的问题,紧迫的需要转变由户籍所在地管理,乞讨所在城市遣送制度,而是由乞讨所在城市属地负责,就地解决。

3.3 完善救助体系 所谓的救助体系,就是城鄉一体加强对社会福利的建设。不仅仅是临时性的救助,而且需要长期的救助其生活、保护其人身安全,强制接受教育。对于流浪儿童的社会保障与救济应该健全起来。这是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又一个主要途径。

3.4 法律强制实施 按照归口管理和属地负责的原则,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来看,只要一个城市出现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就是这个城市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这应当列入相关法律。

3.5 社会参与和监督 为解决经费、人员等各种问题,专门救助流浪乞讨儿童的机构除备要的生活辅导、教师、心理辅导和工作人员外,可以广泛地通过社会捐赠、招募志愿者和义工等方式进行运作,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1]鞠青.我国救助流浪儿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张齐安,杨海宇.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和救助对策[J].社会福利,2002,09.

[3]张明锁.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与回归[J].青年研究,2003,03.

[4]戴香智.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J].江西社会工作(下半月),2008.

[5]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救助调研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救助小猫
水下救助抢险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