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013-04-29钱静

职业·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钱静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自我教育

课 题:本文是2011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编号:2011GG249)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组于2013年对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学业与就业、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一、提高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只认识到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忽视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存在的一个普遍做法:增加实训课时,减少理论课时。特别是语文、政治等基础课的课时在教学中一再被压缩,更别提针对高职学生开设心理教育的专门课程的课时了。在不少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管理层看来,实习课对学生学习实际操作专业技能有用,基础课程和心理课程对学生培养的作用相对来讲不大。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迷惑性。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在崇尚实用主义的当今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会产生的价值往往不同。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于专业技能,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可见心理健康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乔布斯年轻时因为兴趣学习过书法,当时很少有人能看到学习书法的价值。但正是通过学习书法,乔布斯掌握了不同的字体,培养了对美的感受力,后来这成为苹果公司开发的计算机的最大优势之一。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事实上,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是有大用的。试想,如果高职院校因为开设了“无用”的心理教育课程而挽救了一个潜在的自杀者的生命,这岂不是最大的功用?高职院校可以给社会输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很好应对未来挑战的高技能人才,这岂不是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福音?相反,如果高职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只是技能合格,但没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毕业生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命?所以,高职院校首先要从领导层面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真正落实到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具体行

动上。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调适作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广播台、宣传橱窗、校报等宣传优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教育氛围,并让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鼓励学生社团建设,因为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校历史传统的传承都有重要作用。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高职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后,可以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特长得到锻炼发挥,因而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这也可以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高职学生参加校园社团,也使他们能够找到归属感。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归属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需要,高职学生从参与社团活动中获得的归属感,又可以进一步发展成荣誉感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教育实践要吸纳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在网上的传播,积极心理学逐渐进入中国教育界的视野。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转向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通过对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研究,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结合既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更有现实的必要性。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理念,改变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医疗是等到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之后,依靠外在的力量进行修补;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各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积极优秀的品质。这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启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帮助学生关注到自身的优秀品质,进而淡化自身弱点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做到有效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治病于未病,这与中国古老的中医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积极心理学还从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幸福感和创造力入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教师往往把自己当做教育者、拯救者的角色,把来访的学生当做问题学生。然而,常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自己是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幸福感强的人,还是相反,且会面对生活中的一大堆烦恼而束手无策。如果是后者的话,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就會加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本人的分裂和痛苦。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发展的个体,教师也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增强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和创造力。积极心理学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促进了二者的共同成长。

四、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帮助高职学生找到心灵家园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到制造或服务性行业的一线工作,劳动强度大、节奏快、工作内容相对机械单调,劳动报酬也比较低。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缓冲,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富士康公司曾有多位年轻员工自杀的事件就折射了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

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青年人缺乏科学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心灵坐标。因此,在这个社会中很容易迷失,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当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一点挫折,就轻易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确立心灵坐标,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这样当他们步入社会、应对压力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儒家的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中庸乐观、修身养性等人生态度,道家的顺其自然、返璞归真、超然物外、自由旷达等人生理想,能够让不同个性的同学找到与自己心灵呼应的契合点。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人常常会有一种被时间追逐的焦虑感。在本课题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33%的高职学生常常会感到焦虑。这可以让学生练习一门中国古代具体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诗词吟诵等,从一笔一画中,从每个琴弦中,从每首诗词的每个音节中,体验时间静静流逝的感觉,从而有效地缓解焦虑和紧张。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机结合,既可使學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层面的东西,帮助他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又可鼓励学生学习一个具体的古代艺术门类来修身养性。这样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个变动复杂的世界里,才会有坚实的内心力量去面对困难去开拓未来,才可能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五、努力推动高职学生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从教育本质上来讲,对人一生的任何阶段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能与自我教育相比,所有教育都是自我教育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要推动自我教育,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提供契机。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程、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反思内省的习惯。打个通俗的比方,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照一照镜子。我们天天在镜子前看自己的容貌,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心灵。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每天晚上临睡前在脑海里将自己一天的生活过一遍的方式来进行反思。高职学生还要学习用健康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合理的心态看待所面临的问题,采用适合本人的问题处理方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激励等等。

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另外一个人去生活,路必须自己去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只有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自己,能够成为他自己,他们内心的幸福感才会增强,才会拥有勇气和力量去开拓未来。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