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铸造业发展之路
2013-04-29徐锵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铸造业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铸造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集群之路。只有这样,我国铸造业才能够提高竞争力,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关键词:铸造業 自主创新 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
1 中国铸造业的发展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铸造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国民建设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虽然我国是铸造大国,但是距离铸造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发达国家的铸造业相比,我们还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1.1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在科技总体水平方面,我国的铸造业与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关键技术不能自给,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差,缺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铸造业的实力还不太强,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且缺乏从事铸造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在铸造科研投入力度方面严重不足,以及凸显的铸造业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各种弊端,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铸造业走自主创新道路设置了障碍。
1.2 环保问题是我国铸造业不可逃避的巨大问题
铸造行业生产具有工序繁多、过程复杂的特点,其产生的尘、渣、废气、废水、噪声等能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我国的铸造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较分散且分布于大多数城市区域,生产产生的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铸造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第二,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第三,我国铸造行业的能耗占机械工业总耗能的25%-30%,能源平均利用率为17%,能耗约为铸造发达国家的2倍;第四,环境污染严重、作业环境恶劣;第五,行业结构不均衡,配套设备落后。
1.3 难以形成产业集群,集群优势不明显
我国多数地区尚未形成铸造产业集群,只停留在铸造企业聚集、“扎堆”的低水平状态,尚不具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我国铸造厂点多,大多数企业规模都较小,甚至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集聚区内企业间信用机制不健全,缺少正面交流与合作,缺少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市场监管不到位及市场制度不健全;同行业之间产与销连接不紧,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对周围资源的有效整合;企业之间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集聚区内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差,这都造成了铸造业难以形成产业集群、集群优势不明显的现象。
2 中国铸造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虽已成长为世界铸造业大国,但是要真正的发展成为铸造业强国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我国铸造业要在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产业集群之路。
2.1 坚持自主创新之路不动摇
铸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know-how、专利技术(自有知识产权)等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 “集成创新”,它能够提高铸件质量,生产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铸件产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①学习创新型强国的成功经验,正视自己的差距,深刻反思差距产生的原因。在现今经济全球化、信息透明化、竞争市场化的形势下,必须意识到改革对铸造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中求进步与发展。
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研发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有利于我国铸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③自主创新的根本是人才问题。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拥有核心的竞争力。在现有的文化与体制下,铸造业应该搭建一个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多措并举,培养一批我国铸造业自己的自主创新人才。
2.2 建设绿色铸造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加大能源与环保法的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监控,加大惩治力度。由于我国铸造行业多为中小企业,劳动条件恶劣,环保意识薄弱,多以牺牲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来获取短期的利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能耗、水耗、环境、安全、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质量、技术、规模等方面,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政策法规的限制力度,制定严格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将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重组或淘汰。
②走集约化道路,大力推行绿色铸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铸造业中大力推广绿色铸造,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回收和废弃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使得铸造产品符合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与环境发展相互一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加大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力度。通常情况下,加大对铸造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推动铸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新材料的发现能够节省成本,新工艺的优化能够实现绿色生产,新设备的引进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三管齐下能够实现铸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调整行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状况做不同的指导规划,坚持扶优汰劣,完善配套设备及设施,鼓励集约联合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绿色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3 坚定不移的走产业集群之路
①对铸造业加强科学规划,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及产业布局,同时,遵循铸造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铸造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结合区域优势、特色,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铸造产业集群整体优势。
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小规模的铸造企业。通过推行《铸造行业准入条件》,逐步淘汰不具备经济生产规模、高能耗、高污染的铸造企业,尽快对我国铸造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经济规模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铸造企业的专业化、铸件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水平。
③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治理体系,实现铸造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建设、发展、升级铸造产业集群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产业集群治理体系,地方政府、骨干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三者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健全联动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管理,共同促进我国铸造业的产业集群建设,进而推动我国铸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铸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世界上的铸造业大国,可是我国还远远没有成为铸造强国。我国铸造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佳,无论是人均产量、人均产值,还是铸件质量、能源消耗,与美、日、德、法等铸造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铸造业要在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集群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天佑.我国铸造业的长远发展思路与措施[J].铸造技术,2007(5).
[2]吴继忠.中国铸造业的环保问题[J].铸造,2009(10).
[3]沙海涛,陈厚德.价值工程在铸造工艺上的应用——“宝钢”E型底盘的工艺改革[J].价值工程,1988(02).
作者简介:徐锵(1979-),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