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秋声赋》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改进

2013-04-29徐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秋声赋体物赤壁赋

徐睛

一、研究背景

听评课想要指向改进就必须首先能够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不能依据经验,而应该依据一个标准。听评课标准的建立依赖于我们对教学标准的认识,因此分解课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目前教师们大都会依照《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也会考虑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方式和目标层级。但是从相关的教案或者教学设计来看,学习目标的制定还是缺乏明确的指向,对于制定的依据分析也不够深入和细致。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我们的教学表现出目标确定的随意性或不科学性,特别是同类型课文的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重复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图找出可行的方法。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分解课标时有几个要素是不可少的:选择一个单元(话题、板块)、在单元中确定目标领域(“三维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领域进一步分解学习要求,分析学生学情、再针对教师自身条件,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建议。当然,在探讨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能够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来规划,比如设置文言文总体教学目标,然后再分层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具备更明确的指向性,每篇课文也能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不过,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

现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的《秋声赋》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学习目标的确立和改进,借此使我们的教学具有更为明确的目标依据,促进“指向改进性的听评课制度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研究。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

1.文本依据

“笔落惊风雨”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三单元,本单元通过“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三个板块来展示文学的魅力,彰显民族精神。

在本版块中,我们将特别注重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并且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由于本文是高一阶段所学的第三篇赋文,目前高一语文赋文的教学内容涉及三篇文章,分别是必修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和必修四的《秋声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三篇赋文分别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唐赋和宋赋,学生在学习了《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之后,借助《秋声赋》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赋文的发展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作为高一文言文的最后一课,对学生在“赋”这种文体的学习上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的作用。

2.学情依据

教学对象是吴兴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会利用工具书进行预习,对生字词进行标注。有较为明确的文言字词归纳意识和句子整理意识。这对于本课字词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高一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篇赋文,一篇为唐赋,一篇为宋赋,所以学生对两种不同的赋的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而本文《秋声赋》和《赤壁赋》同属宋赋,而且时间上有先后的承继关系,因此学习过《赤壁赋》再来学习《秋声赋》,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体意识上作更为详细的分析,并可以进一步的对赋文的发展变化有所了解。

在本版块“笔落惊风雨”的前期学习中,我们也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会不仅要从文本出发来学习体会文章内涵,更要从课文写作背景,作家作品风格等入手去分析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在本文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背景知识,结合作家生平去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应该是可以达成的目标。

当然文言文学习毕竟是一个难点。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意识,但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仍然处于较浅的层次,不太善于挖掘文本深意,特别是对于文中的哲理、道理等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对相关类型文章的归类意识也比较单薄,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分析指导。此外,学生古代文化积累少,典故了解的也少,所以对这类比较讲求韵律、注重辞藻、多用典故、堆砌文化知识的赋文学习更有一种畏难情绪,这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帮助他们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

3.《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与本课相关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中散文部分的学习目标: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对本文的教学意见:积累有关作家作品常识,掌握“赋”的文体常识。结合背景,探究古代文人面对自然胜景而产生的人生感怀。

《考试说明》中对高中文言文部分的说明:能阅读文言文,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概括、评价。

4.学习目标的确立

根据以上依据的分析,基本确立《秋声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①能在基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段。②能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所生发的感慨。理解可以不同,但要言之有理。③了解赋文的基本特色,结合之前所学的课文,明确赋的发展。④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作家作品常识,探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在自然胜景面前产生的人生感怀。⑤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思索。

5.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建议

根据现在的教学实际,针对这些制定的学习目标,给出配套的教学建议如下:

①能在文意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段。利用《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理解字词。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也可以配合课后配套练习、学案等检查本目标的完成情况。

②能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所生发的感慨。理解可以不同,但要言之有理。通过课堂熟读加深印象,以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本目标。

③了解赋文的基本特色,结合之前所学的课文,明确赋的发展。教师可以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补充必修三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文本,如用《赤壁赋》来辅助完成学习。

④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作家作品常识,探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在自然胜景面前产生的人生感怀。教师在本环节将提供作者写作背景,作家作品常识等帮助学生理解,再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的方式进行探究、交流。

⑤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思索。这个部分教师可以灵活机动的安排,可以在课后以小片段写作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基于教学建议的教学简案

1.朗读,概括文段大意。

2.结构梳理:(板书)

秋之声:淅沥萧飒,奔腾澎湃。(比喻)

秋之状:色、容、气、意。(铺垫、烘托、对比)

秋之性:肃杀为心、伤戮为责。(联想想象)

3.文意分析

4.文学常识介绍: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5.背景介绍:欧阳修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53岁时写成此文。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6.类比鉴赏

回顾苏轼的《前赤壁赋》相关内容,结合苏轼的背景介绍。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1082年壬戌,苏轼作《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7.尝试创作。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有独特感受的思索。参考景物:月、雨、风、水等。

四、基于教学实践的目标改进

按照课前目标确立依据分析所形成的目标在进入课堂实践之后,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学情的分析,预期的估计高于实际课堂教学的呈现,因此在教学进程上比预估的慢了不少,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也因此有部分没有完成。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一篇文章来完成有关文言文学习的大多数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再加上学情的复杂性,教学常常会陷入拖延课时、无法达成预估目标等困境。但是如果从单一的文本跳出,以高中教学为整体框架,在大范围里探讨学习目标的设定,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固定的文本内容中解脱出来。一篇文章达不成的目标,可以由别的文章来达成;一个课时无法达成的目标,可以在别的课时达成。这样,虽然还是这些文章,但是我们的教学显然可以更明确和有梯度。

(一)问题的暴露

课堂实践中,在完成学习目标一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目标一:能在文意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归纳阐述每一段的基本内容。因为本课时为第二课时,课文字词的疏通是在第一课时完成的,这节课将在字词句子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大意,简单分析一些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出现问题是在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答案是描写和议论。)但是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任何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我为了学生能够解答,临时安排讨论环节,以图学生可以顺利回答问题,完成教学环节。然而,经过讨论,学生依然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能回答。因为已经耽搁了比较多的课堂时间,所以我只能自己把答案说出。虽然课堂环节是按程序完成了,但是学生的迷惑和我的无奈都说明,这个目标的达成很勉强。这个环节说明学生对“表达方式”是什么不太理解,对文本不够熟悉,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无法做出有效的分析。

第二次出现严重问题是在第三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上。其实学生已经对文段内容作出了概括,但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特意拿出文中的一句话“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来让学生做直译练习。但是现实和我的预估又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学生竟然无法顺利翻译,连续多人卡壳。我前后共提问九人,但是没有一人可以做出正确的翻译,最后一人也是在提示下勉强完成了翻译。只此一个环节即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后面的分析陷入了时间窘迫的困境。这个环节的失误说明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对字词句子理解仍然存在困难,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句式,比如倒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文言文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也缺少积累和方法。

(二)学习目标确立依据的重新分析

1.赋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正如第一部分的分析展示:高中阶段文言文中赋只有三篇,分别是必修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和必修四的《秋声赋》。所以如果安排高一阶段赋文的教学总目标,个人认为这样的几点不可少:1.熟读文章,了解赋文的基本特点之铺采摛文(押韵、用典、辞藻、铺陈)。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了解赋文的特点之体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3.比较鉴赏赋文,加深理解。4.了解赋文的基本发展,明确各个时代不同赋文的特点。5.尝试以“体物言志”的方式写作,通过课文学习到实践操作。

2.本课时的地位

三篇赋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唐赋和宋赋,从时间先后来分的话,《阿房宫赋》最前,《秋声赋》其次,《赤壁赋》最后,所以从赋文的发展来看,《秋声赋》是从唐代的“律赋”向宋代的“文赋”的转折期,已经开始具备宋代散文化倾向的赋文特点。学生在学习《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之后,借助《秋声赋》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赋文的发展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秋声赋》作为高一文言文中赋文的最后一课,对学生在“赋”这种文体的学习上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的作用。

3.学生学情的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在上课前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做了过高的分析。这篇《秋声赋》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文言文,但是对于理科普通班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是存在困难,仅仅通过一个课时的文字疏通和讲解无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因此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在设置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

(三)本课时学习目标的调整

因此,本课分为两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疏通文章字词,基本能够翻译文章。在文意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重点语句的句式特点。

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则调整为: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知识,调动个人情感体验,理解赋文“体物言志”的特点。了解赋文的基本发展,掌握相关的赋文常识。比较鉴赏同类赋文《赤壁赋》。尝试按照“体物言志”的方式来写作。

本课时重点完成的目标是对赋文“体物言志”特色的进一步把握。因为此前学习过《赤壁赋》,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一是要以文本为基础,分析理解“体物言志”的特点,二是可以结合《赤壁赋》做比较鉴赏,加深学生对“体物言志”的理解。最后在写作尝试中,让学生实际操作,模仿古人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点“体物言志”的文字。

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认为,这样的目标调整可以让课堂学习更为紧凑,目标性更强,同时也提升了这个课时在整个赋文教学中的地位,强化了它作为最后一篇赋文的教学作用,也让学生切实的体会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这个目标的设定,听课教师在听课和评课之时也有明确的依据,可以根据实际上课情况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听评课效率。

猜你喜欢

秋声赋体物赤壁赋
《秋声赋》的审美意境
《秋声赋图》
——文图合璧中的秋天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秋声赋·隶书条屏
辽宁省沿海城市臭氧小时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前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紫光展锐等发布首个PSA认证软硬件—体物联网可信数据上链解决方案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体物尽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咏物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苏东坡《前赤壁赋》
“以秋写哀,以赋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