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在教学
2013-04-29谭良生
谭良生
江西2013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说它“出乎意料”,是因为江西命题一直追求“逃逸”原则,不让人猜到,不赶时髦,让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之所以说它“又在情理之中”,是因为江西高考命题人近年来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今年高考作文题,无论考生写“怕”还是写“不怕”,都切合中学生实际,但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江西高考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值得我们语文教育者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理性思维深化的基本知识平时讲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平时也练了,但是,当换个题目考查时,这些“讲”与“练”在不同考生那里产生的效果却存在天壤之别,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学”本身。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基本知识为前提,也需要通过方法指导和训练进行强化。但是,这还不够。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指出:“跨学科的广度,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学生所缺乏的,中国需要创建一种课程以及教学法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独立思维的能力”。这里的关键是“独立思维的能力”,只有思维从现成的权威的、公认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才可能有创造性。同样,理性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独立思维的能力”。学生只有坚持独立思维,才可能获得思维锻炼的机会,才不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2013年的作文,“紧扣教材、读写结合以及由课堂向考场迁移的尝试更趋自觉,力度更大”,“不是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就是从语文知识到写作能力的转化,甚至就是对文后练习的‘化用和生发”。这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我们必须从“语文教学”中寻找出路。
第一,在阅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理性的深化需要知识和实践的积淀。一个人的思想会随着其阅读的质与量的拓展和深化而成熟。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体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的思想,博古通今,纵横四海。没有阅读作支撑的训练只能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何来理性的深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专门列了“名著导读”部分,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而生活是写作最广阔的源泉。人的阅历和见识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成正比。我们要引导学生“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关注社会,感悟自然,领悟宇宙人生。议论文要写得深刻,就要说那些别人没有说过或没有说得正确、说得透彻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因此,只有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生活进行深刻的感悟和思考的人,思想才不至于肤浅,认识事物才能理性。
第二,回归教材本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江西省作文命题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的命题”,“紧扣的是阅读教材所使用的和写作教材所传授的那些表达形式,那些表达具体内容的外壳。具体内容无穷无尽,而形式外壳相对有限”。因此,我们要由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也要引导学生由过去的“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我们用的是教材这种载体的“外壳”,而要“教”和“学”的则是教材里所包含的“内容”——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以今年江西高考作文为例,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必修五》“表达交流”部分《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和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都有涉及。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课本,让学生“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在教授《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时,恰逢刚过教师节,于是借题发挥,让学生以“话说教师节”为话题,谈谈看法。要求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相关现象,并挖掘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三,构建开放课堂,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放的课堂是要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鼓励个性的见解,引发学生的质疑,激起思维的碰撞。要让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众”“不唯一”,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张扬个性,敢于创新求变。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写作的理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启蒙、引导,而不是传授。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理性思维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