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013-04-29李忠臣
李忠臣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关键词:中学教育;数学教学;主动学习
如今,家长与教师经常谈论的话题就是:我的孩子(学生)不爱学习,不能主动学习。这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下是我近几年来的一点心得,供大家商讨。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喜欢参与、积极思考,就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怎样设计导入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通常情况下没有固定的模式。我认为无论旧知识导入、故事导入、直接导入等应该依据新课的内容来设计。一般来说,设计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更好一些。例如,我在讲绘制直方图时,先让学生说一下身高,接着鼓励他们一起动脑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由于学生都想帮助教师,所以对教师的问题都很注意思考,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来。
二、抓住时机,巧妙设计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出示问题,进而一步步引领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序数对时,可以安排学生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即几月几日,学生说出后,马上峰回路转,抛出一个问题:把你的生日反过来说会得到怎样的一组数对呢?请学生发言。如,李松的生日是3月5日,数对是(3,5),反过来得到的是(5,3)。接着提问:数对(3,5)和数对(5,3)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理解深刻。
三、变换方式,练习巩固
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消化、提升的主要环节之一,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环节,变换练习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内容。例如,在练习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解相同的方程、分组比赛、同学互考、小卷测试、自编自解等形式进行。这样不断改变练习方式,增强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不觉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利益、名誉、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练习的效果。
四、得出规律,树立信心
教师的课堂不仅有趣味导入、经典研讨、多样练习,还要有规律的得出,信心的树立。俗话说:“编筐窝篓重在收口。”不错的,在教学中也要有华丽的总结。(1)规律的得出。例如,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和正三角形高的比是1∶2∶3,应用此规律学生可快速高效地解决许多相关习题。(2)指导学法。教师只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就会少走弯路,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也是“授之以鱼,授之以渔”这句话的精髓。(3)注意易错易混题。教师指导易错易混的地方能让学生对知识加以对比或类比更有效地记忆知识。
五、作业分层,都有提高
教师在设置作业时可以安排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又有题要做,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于学生千差万别,所以教育学生没有固定的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钻研,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丰收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