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仍是关键词
2013-04-29
《银行家》研究中心
2012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外需下降、要素边际生产率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下,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2012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3.6万亿元,增长17.95%。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386亿元,增长18.96%。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9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650亿元。与美欧银行业的普遍萎缩态势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增长令人鼓舞。
2013年,资本管制日益严格、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推进、金融脱媒趋势愈加明显、银行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都将使银行经营环境更为严峻。中国式影子银行繁荣为中国金融业增加了创新的活力,但也成为中国银行业未来风险的渊薮和监管的重点。从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未来10年面临两大主题:经济转型和老龄化,将在多方面重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从而将会深刻改变中国的产业格局。同时互联网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得不随之改变。
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正在受到冲击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在分业管理与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就是金融脱媒。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对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款增长的方式形成较大挑战。
息差收窄
2012年年末,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386亿元,增长18.96%。与美欧银行业的普遍萎缩态势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增长令人鼓舞。然而,全行业息差收窄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朗。经过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两次调整的铺垫,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在过去储蓄率上升的过程中,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金融压抑,具体讲就是,给储户规定一个低利率,于是银行得以顺利将家庭部门储蓄向作为借贷者的国有经济部门转移。利率被人为地压低到自然利息率之下。过去银行体系资金成本的低廉源自制度,造就银行粗放式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
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都将导致中国总储蓄率下降,从而抬升经济中自然利率水平。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去金融压抑的过程。如果逐步放松对金融要素价格管制(利率市场化),价格一定会呈现出追随经济中自然价格(影子价格)的趋势,故此银行负债成本存在刚性上升的压力。但银行是否能提高生息资产的回报水平,这取决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即银行能否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并进行精细定价。中国的银行主要是靠抵押品和担保投放信用,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中依靠抵押品價格不断上升来实现信用的扩张,所以普遍缺乏风险甄别和定价能力。因此面对负债成本中长期上升的趋势,必然要承受息差收窄的阵痛。2012年年报显示,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有11家净息差下降(见表1)。
这一过程可能刚刚开始。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对资本使用效率的要求提高,商业银行将寻求更高的资产回报,从而在配置资本时更加谨慎。息差压力可能会促使银行将更多贷款投向之前不够重视的私人和消费领域,而减少对基建贷款的支持。未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拓展盈利渠道将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共识。
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和资本充足率虚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实现高速增长,仅2012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率超过40%的就有18家。虽然经历了几次再融资热潮,但银行业的资本消耗实在惊人,资本充足率出现普遍下降。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年初开始实行,银行表内资产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依靠表内资产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已不可持续。
银监会公布的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达9.85%,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虚高。根据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截至2013年7月底,商业银行体系总资产144.7万亿元,对企业和居民部门传统信贷投放75.4万亿元,余下的资产若剔除掉储备资产(20.3万亿元)、对央行和政府的债权(6.9万亿元)、国外资产(2.9万亿元)以及其他资产(7万亿元),剩下的是银行通过“票据+非银”方式(同业资产)投放的信用,再加上表外资产部分,我们估计大约有19万亿元的资产低估了风险权重。
坏账的压力
2012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普遍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增加最为明显。真实的不良率可能比账面显现的要高得多。因为过剩产能的企业和政府平台通过债务滚动、展期以及弹性化的五级分类标准将呆账暂时掩盖起来;近年来迅猛膨胀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比正规信贷系统要低得多,一旦发生风险,都会以表内不良资产的形式呈现出来。经济下行和未来资产价格下行将带来巨大的坏账冲销压力(见表2)。
银行业表内表外统一管理模式普遍化
随着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面临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商业银行开始在同业业务和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中国式影子银行”出现,可以说是利率管制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些银行影子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也更高了。由于金融结构多元化、金融产品复杂化、银行头寸管理高度依赖于资金市场,特定事件冲击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的牵扯面更加广大。
流动性风险凸显
2013年6月底出现的银行间市场震动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银行间市场利率价格狂飙,连续多日的股债齐跌,上证指数在6月24日大跌5.13%,至6月25日午盘更探至1849点。随即市场上展开了一次关于当前广义货币供给处于较高水平与资金偏紧之间矛盾原因的大讨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部分可能是部分银行基于利润考核,贷款冲动较大,信贷扩张较快,银行体系资金备付水平低,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下降,受资金供需变化的冲击较大。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扩张,以短期资金特别是货币市场融资投向长期资产,通过期限错配赚钱的盈利模式使得流动性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大的现金流缺口。
影子银行:风险的渊薮和监管的重点
影子银行是金融脱媒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中国,影子银行指正规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实体或活动。总共包括五个类型,第一个是银信合作、集合信托计划、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计划。第二个是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化、对冲基金等等。第三个是各种支付性的,银行之外的各类支付、结算和清算便利。第四类是非银行贷款,有合法的非银行贷款也有不合法的非银行贷款。最后一类是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包括地下钱庄贷款、民间借贷等。
2001年以来,影子银行加速发展起来,特别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信托产品、民间借贷等发展迅猛。我国影子银行是在传统商业银行垄断向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过渡,从银行间接融资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过渡的中间产物,是中国版金融脱媒的重要表现形式。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需求疲软,我国外贸拉动变为内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来保就业,我国中央政府开启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大规模的配套设施建设紧随其后,相关产业融资缺口日益扩大,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但在资金的供给端: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由于受到严格监管(资本充足率、信贷额度以及贷存比限制等),使得其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股票、债券市场发展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以上的融资需求。
在利率市场化和通胀压力下,社会对影子银行产品需求旺盛。2004年年初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區间扩大至1.7倍,但人民币存款利率只允许下浮不允许上浮。在近几年国内通胀的压力下,将我国长期以来大量存款的存量释放到金融市场中,寻找保值增值的途径。而影子银行创造的高收益产品成为存款的替代品。比如理财产品、信托、民间资金揽储、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等。出于对业绩高速增长的追求,银行日渐强化考核力度,为银行分支机构及基层员工提供了很强的激励,也促成了许多与影子银行相关的业务创新快速发展。
影子银行正向激励商业银行放贷行为。传统商业银行受到严格监管,信贷扩张倍数有限。通过与信托、证券、基金等开展跨界合作,如银信、银证、银基以及银银平台能够有效将表内业务表外化,绕开相关监管指标的限制。我国在分业监管的格局下,不同类型机构的监管主体不同,由此导致不同机构从事类似业务所受到的监管强度会有所差异,这给跨行业机构合作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空间,以“监管套利”进行金融创新是近期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
影子银行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包括银行与非银合作形成的表内债权和银行同业业务形成的表内债权两种类型。我们估计现在中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已经超过了贷款总规模的1/3。从新增量观察,典型的影子银行部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的新增量占2012年全社会融资总量的31%,而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个数据为16.9%和22.3%。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2012年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仅增长了10%的水平,但全社会融资总量却保持了23%的高速增长(见图1)。
绕开监管实现信用扩张
出于对利润的追求,银行通过表外化业务规避监管的限制,从而变相地提供信贷,实现信用扩张。这一过程银行起到中介作用的同时不必占有自身的资本金,也不必预提准备金,增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贷款转化为投资。银行通过将资产在表内表外进行腾挪,绕过信贷规模限制,进行监管套利。同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是信贷转化为投资的主要代表,其本质与逆回购无异,是协议约定先买入,到期再按固定价格返售,实际是资金融出的过程。买入返售一般放在应收款项类投资,或可供出售类资产科目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配置范围,包括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应收租赁款和信托受益权等,期限较短。与债券相比,买入返售更加灵活,且不用审批,也蕴含更高风险。
贷款变成同业资产。贴现票据买入返售,是开票行将票据权利卖给另一家银行获得贴现资金,并在票面到期日之前的某个日期重新将票据买回。一般来说,大中型商业银行作为开具承兑汇票的签发行,开具承兑汇票并不纳入信贷规模,然而一旦贴现,就要纳入信贷规模,属于表内业务,同时受到存贷比的限制。于是,一些股份制银行便和大行形成了“默契”,通过票据买入返售变同业业务帮大行削减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过桥银行,让其发行理财产品,该产品投向信托受益权或票据受益权,然后由该商业银行再以买入返售结构将理财产品买入,这就算同业资产。同业的风险权重只有25%,若直接对应信托受益权则是100%的风险权重。
贷款转化为表外资管业务。还有一种模式是过桥银行与券商签订一个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合同,把钱交给券商,券商再发一个集合理财计划“资金池”,再投信托受益权。商业银行再以买入返售结构买入过桥银行的同业定向资管业务合同的部分,这也属于同业资产。资金池规模庞大,但资金池内为何物并不披露,资金投向也不明确,这给了金融机构很大的自主权。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池”利用期限错配赚钱,以较低成本拆入短期同业资金,再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长期资产上,获取超额收益。资金池内期限错配的产品在没有问题的时候“长投短融”可以持续下去;一旦某个环节因期限错配问题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市场就会出现骤然收缩,新资金跟不上,流动性风险就会爆发。
影子银行的风险
影子银行是社会融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缓解融资缺口、提升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率、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然而其缺乏监管而造成对经济的潜在负面作用也是巨大的。
期限错配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影子银行业务盈利主要依赖期限错配,由于相当多的理财产品期限较短,这意味着,存贷款金融机构资金头寸在满足存款兑付之外,又多了一个理财产品的到期兑付问题。由此,埋下了备付金不足以支付存款兑付和理财产品兑付双重需要的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保留,银行想要通过货币市场机制,同时解决存款和理财产品双重兑付所引致的流动性不足,就更加困难。
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远不够充分和透明。如银行理财产品,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资金池”模式,但银行缺乏对“资金池”的充分披露,部分产品不明确资金的投向和比例,只是简单在合同上声明集资的资金将全部投资于合约所规定的投资品种,但投资者对于资金的具体投向、资产质量、期限错配情况、流动性风险以及产品净值等均不知情。
影子银行加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我国影子银行的信贷投放的环节上,存在以下风险:第一,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率与实际企业经营回报不一致导致的风险。第二,信贷的创新业务由于融资链条拉长、参与方增多,信用风险把控难度更大,且个案风险更容易向全体系传导。第三,投资者隐性担保与刚性兑付问题。如附带有银行隐性担保的理财产品、附带政府隐性担保的政信合作,都凸显了交易合同法律层面的风险分配。与参与方对风险的心理认定和实际承担的背离,或是含糊不清的,必将影响此类业务的长久健康发展。
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经过影子银行信用放大之后,产生的资产总额是基础资产好多倍,理论上其创造的流动性可以无限放大。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的作用降低。如: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但在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下,这些资金从银行流向金融市场,绕开存款准备金的约束;再贴现是在传统商业银行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影子银行大力发展下,传统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得到很大的流动性支持,从而可以规避中央银行的监管;公开市场操作,在影子银行的高收益产品下,得不到金融市场认购的积极响应。
2013年4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延续了地方债务“降旧控新”的宗旨,同时要求监管部门和银行建立起“全口径的融资平台负债统计制度”,涵盖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计划和理财产品等多项内容。我们看到银监会在引导表外信贷项目的显性化,挤压监管套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主动适应更严格的监管标准,严控“资产池”理财业务规模,对既有的“资产池”理财业务,也应管控好期限错配限额。
深化转型应对金融脱媒
如果说2012年银行对于改革感受还没有那么深的话,目前银行已经到了不改革就会成为恐龙灭亡的境地,谁觉醒得慢,谁就会掉队。以往作为政府宠儿的金融业,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脱媒不断演进和互联网金融袭来的现状下,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一是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银行依靠外延扩张、依赖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市场机会,更加强化服务功能,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在不断开发服务功能的过程中赢得发展。二是转变管理体制,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需要银行业提供全能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银行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创新,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线条清晰、组织有序、服务专业。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实施客户导向战略,从跨市场的组合拓展视野,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把握市场细分带来的机会,开发多样化产品,适应买方市场的金融市场格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方式要求银行要以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技术,不断支撑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控、补偿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较为清晰,即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金融行业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核心环节,应当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找准转型定位
银发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是老龄化国家,老龄产业或迎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到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亿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4亿人,占总人口的14.3%,比2011年末提高0.59個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7亿人,占总人口的9.4%,比2011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按照国际“老龄化”评判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自2004年起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在较长时期内,老龄人口占比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2030年前后,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预计增至4亿左右,204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顶峰。面对银发时代来袭,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缺口巨大。中国目前每1000人拥有的医生和护理床位数不到2个;但是在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这一数字高达14个。中国家庭的保障型保险不到家庭总资产10%,而西方国家这一数字是30%~40%。银发时代将迎来养老产业的大发展,并引致医疗、家庭护理和金融体系(保险和资产证券化)的重新设计。满足老年人金融理财需求的产品,包括老年储蓄、投资理财产品、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老年融资产品等将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引领需求结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继续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然而,这仅仅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期阶段。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还将有数亿人口陆续离开繁衍生息的农村土地,走向城镇生活。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进程对于产业的带动存在明显顺序,整体呈现“先硬体、后软体”的规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是交通(铁路、公路等)、建筑(住宅、厂房)等方面的建设,拉动周期性行业板块包括机械、建材、钢铁、煤炭。这个阶段中国应该已经进入尾声。二是城市硬件设施的配套阶段,主要是电力、电信通讯、医院的建设,带动的行业对应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医疗器械,同时也涉及建筑完工后的节能配套,包括余热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三是居民聚集之后的软件提升阶段,主要是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城市和家庭美化、交通出行便捷的配套,拉动的行业对应商贸零售、品牌服装、软件与传媒、农产品深加工、城市园林、家纺、智能交通。这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多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基于目前的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的约束,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过去重点围绕大机构、大城市的金融体系要更多向满足小城镇发展、小微金融发展的金融需求倾斜。
产业格局的改变。未来我国将从经济增加值快速增长转向经济附加值的快速增长,经济对重资产部门(重化工和房地产)依赖性显著减低,轻资产部门(轻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随着青壮劳动力供给会出现净减少,会自然刺激替代劳力的精密机器的增加,以提升生产率,消化工资成本的上升,柔性制造、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生产(3D打印)的概念会逐步在工业部门普及,精密设备和新型材料的制造部门将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更高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为居民的需求充分释放提供了前提条件,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则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
创新盈利模式提升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倒逼下,银行危机感日益强烈,这也加大了银行克服阻力、启动改革的决心。民生银行提出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并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在民营企业贷款、私人银行业务和产业链金融上取得不错成绩。2012年年末,民生银行有余额民营企业贷款客户数达到13680户,一般贷款余额达到5375.05亿元,分别占对公贷款客户数的85.05%和贷款余额的61.57%,事业部模式、管家式服务、专业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成为民生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民生银行私人银行“财富成长风暴”全面启动,致力于为高端客户提供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全面金融服务,获得了快速增长,到2012年末,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9389户,管理金融资产达到1281.70亿元。同时,民生银行先后在石材、海洋渔业、茶叶、白酒、乳业、牛羊肉等特色行业领域进行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为这些产业链条上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全面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品牌。在整个中国银行业中,民生银行的这种做法尚属首次,而其背后的最大原因在于,利用专营机构的优势,通过“商行+投行”的产品组合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借此,民生银行不但能抓住产业链上的核心大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开拓了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客户群。
兴业银行打造出整合同业金融服务资源的平台,获得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兴业银行发现了中国银行层次的差异性,通过科技输出,构建了一个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以实现柜面互通等业务功能的银银平台。根据兴业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银银平台上线客户318家;柜面互通合作银行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联网上线银行157家,连结网点超过2万个,期内累计办理银银平台结算926.76万笔,同比增长53.72%,累计结算金额突破1万亿元。兴业银行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放出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来赚取其中的差价,即“借短配长”。相对于存贷款业务,兴业同业业务不受存贷比的约束,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没有拨备覆盖率指标,且不受拨贷比束缚,同业风险资产权重仅按20%至25%计入,消耗核心资本金率较少。2012年兴业总资产比年初增长34.96%,2011年比2010年总资产增长30%,2010年较2009年增长38%,这么快的资产增长率,就是源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巨额增长。
发展互联网金融应对支付脱媒
我国银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重视“对公”,忽视“对私”的业务倾向,由于日常居民生活中的支付结算或缴费等业务的非利息利润少,导致商业银行往往忽视这些业务的重要程度。正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上的这种“歧视”导致了对公民个人业务发展在前些年一度出现缓慢,给第三方支付行业提供了良机。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猛,近年来市场规模、用户数量和成交金额与日俱增。根据赛迪顾问《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2012年底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支付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已经由刚开始的仅仅是网上支付发展到了线下支付、转账还款、基金保险、缴费充值等更多金融领域的业务。这被传统看来是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现在正快速的被第三方支付公司拉拢过去,导致商业银行作为信贷中介托媒之后又面临支付托媒的境遇(见表3)。
支付脱媒凸显的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冲击着银行业的传统业态,最直接的结果将是消弱银行传统业务在现代金融业竞争中的作用,进而对银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做好银行传统业务和服务的同时,如何实现传统的金融业态与新的金融业态对接,事关整个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于传统业务,网上金融服务对银行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客户的忠诚度低,因为客户变更银行基本没有成本。因此,如何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提高客户的粘合度,是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此外,非金融支付机构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行业的拓展细分、为客户衍生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支付技术的现代化上,其创新能力银行都难以与其项背。例如“余额宝”成功跨界,仅用一个月时间,资产规模就超过了100亿元,给银行以震惊。对于银行机构来说,与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利用其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推出更多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拓展更多的行业和平台客户,也是银行寻求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社交和移动技术正在对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和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机构能否带来在任何网点、任何终端设备上的无缝体验决定了客户的取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网上银行市场规模不断上升,2013年3月达到291.6万亿元。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移动支付潜力巨大,如果银行能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会面临非常广阔的市场。
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去
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根据公开数据,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在全球跨国并购下跌41%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370多亿美元,增长7.8%。然而,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第一,投资存量相对较低,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相当于美国的8%,英国的21%,占全球存量的比重仅为1.7%,位居世界第13位。第二,投资侧重点失衡,中国企业与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大多数仍旧处于中低端行业,科技含量低,存在技术引进瓶颈。第三,缺乏融资支持,缺少信用担保。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资金不足,包括企业自身的资金问题和融资方面的困难,致使其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心有余而力不足。第四,存在投资恶性竞争,企业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缺乏统筹考虑和全局思维,在同一市场上互相竞争,往往导致外方渔翁得利。第五,信息不对称,由于缺少全方位的金融信息服务,如投资环境调研分析、海外法律服务、财务服务和税务服务等多方面内容,企业面临着各类政治与经济风险。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银行业市场就已成为国际市场,但受国内制度的特色规定,实际上,银行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这对于要加入国际竞争的中国银行业来说,不能不说是“遗憾”。面对实体经济不断走出去的现实,如何建立中国银行业的国际操作团队,为中资企业提供包括海外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投行以及市场风险管理等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将有力推动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惨重损失证明了缺乏中资金融机构服务的中资企业在抵御国际风险方面有着严重缺陷。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自2009年央行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跨境使用的频率迅速增加,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新机遇。
结语
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的影响深刻,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变化中寻找发展契机。如何发展转型,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来源,保持流动性水平的相对稳定,是未来银行着重考虑的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将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围绕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助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是银行业的重要历史任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革,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化、多元化。我国银行业要适应国际化趋势,以服务国家经济外交和能源资源战略为主线,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深化以中国为中心的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本部分报告执笔人:刘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