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个性化解读,才能达到逍遥游
2013-04-29赵冠男
赵冠男
通过对《逍遥游》一文的解读阐述,阐述教师应该抓住文本,做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以《逍遥游》为例,从四个角度引领学生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
个性化解读逍遥游文本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语法等技术知识,培养人文情怀,还应该给予学生性灵的启迪,语文课应做到用智慧引领智慧,用思想感动思想。我一直是这个观点的追随者和实践者。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本,认真钻研,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不迷信教参,不迷信权威,这样才能做到用思想启迪思想,用智慧引领智慧,用性灵培育性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以为这句话的前提应该是――教师本人要先做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才会有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阅读。
以《逍遥游》为例,我谈一谈教师怎样抓住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逍遥游》是高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庄子及思想。《庄子》及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难解的迷,各朝各代研究者不计其数,至今庄子的思想也无定论,教参也语焉不详。这给教师提了很高要求,对庄子要有自己的解读,对“逍遥”有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庄子”,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命。
“逍遥”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呢?教参上说“庄子认为:逍遥是摆脱了一切依赖的限制,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领域,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逍遥。”“这种自由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真实和完全存在着,只能存在于想象的世界里。”这样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启发性也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必须得找到另外一个角度,既能解读文本又能被学生接受。那么,前提条件是教师对文本一定要抓牢。
讲解《逍遥游》之前,我把课文前后读了约二十多遍,查找了很多资料,找到了切入课文的角度,示例如下。
一、重点品析,提炼观点
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带领学生重点分析第一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是理解“逍遥“的中心所在。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这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鹏从高空往下看,它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按照前面翻译顺延下来:大鹏在天空往下看到的人类活动情况是人类真正的情况呢?还是因为距离太远而看不到尽头?这样,无论在地上还是天空,看到的情况都未必是绝对真实的,只能是相对的真实。我认为这句话讲的是相对论的观点。后面的文字继续阐述相对的道理:“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再来看“且夫”这个关联词,它表示递进关系,表示论述在原有基础上再深入一层但观点并不改变。那么“且夫”之前的句子应该在论述相对的观点。讲完这几句话,我提出问题:相对论的观点是在大鹏与野马之后提出来的,能否用相对论的观点解释大鹏与野马?学生提到了很多,如大小是相对的,目的地的远近是相对的,需要凭借的条件也是相对的,等等。这一部分相对论的观点和教参的理解是有出入的。我参考了很多资料之后,决定采取以上的解读。这样的解读更符合文本,而实际这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二、明确庄子的感情倾向,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因为文化传统的关系,中国人的感情一向含蓄,不轻易在文章中直接阐述自己的好恶,所以我们应认真研读。请看教学片段(1):
教学片段1:
教师:怎么理解蝉和斑鸠“笑”之?
学生:这里有很明显的嘲讽。
教师:但是他们只能“枪榆枋而止”,是什么意思?
学生:他们也是受到限制的,不能达到逍遥游。
教师:这是很奇怪了,按照道理来讲,大鹏的体形很大,飞的又很高很远,它怎么没有嘲笑蝉和斑鸠呢?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生活中有没有蝉和斑鸠这样的人?
学生恍然,他们在为人上是有差别的。
教师总结:大家理解的角度准确,大鹏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体形上,更是在思想境界上。现在我们来看看大鹏这个意象如何理解?
学生:常常形容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
教师:虽然,大鹏与蝉和斑鸠有所区别,但庄子的感情更倾向大鹏,他更欣赏大鹏高飞的形象和努力的力量。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庄子的感情?
学生:之二虫又何知?有很明显的批判语气。
教师:相对的事物也是有所区别的,大鹏和斑鸠就是两种不同的“相对”。一个人的成熟的标志是立志,不是你身材高大脸蛋漂亮。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将来的人生怎样打算?纵观历史伟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思考人生,确定人生目标。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去法国留学,马克思在17岁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当同龄人还在迷茫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未来走向,确定了目标并为之奋斗。
学生若有所思。
讲到这里,我有意识把课文向生活延伸。古文离我们并不遥远,与生活也非常贴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我们生活。
三、巧设问题,适当延伸
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发展。认真设计问题,是教师做到个性化解读的前提。
在第二段教学中,针对“小知”和“大知”,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庄子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表达这样的意思:生下来眼睛就盲掉的人,我们不能和他谈文章;生下来就聋的人,你无法和他谈音乐。他们不但身体有残疾,智慧上也可能有残疾。大家同意这个观点么?
2.庄子的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解读的依据么?
3.哲学上有一个观点:一个人可以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放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怎么理解?
师生通过研读文本,对以上问题达成一致见解。
哲学上的量变-质变观点确实存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很多限制导致有些事物发生量变的可能性很少。如果后天原因造成,可能还有机会弥补,如果是天生,就会造成智慧的缺陷。
尤其庄子的文章,哲理性很强,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很深刻,对待世界采取更加理性的积极,明知“不可为而不为”,这与孔子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同的。
四、点拨思路,水到渠成
经过层层铺垫,庄子终于明确什么是“逍遥”。课堂教学经过层层铺垫后也瓜熟蒂落。这一段,庄子直接论述生活中的人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对于学生理解逍遥仍是难点,还需要教师的恰当点拨。
教学片段2(第三节):
教师:庄子认为逍遥游用哲学上的话怎样表述?
学生思考: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规律。
教师:现在,我们把“规律”换成“人生”,大家怎么理解?
学生读:顺应人生,尊重人生。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人的一生可以分成很多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这就是人生的规律。我们不能超过特定的阶段,大家觉得呢?学生恍然。
教师:继续推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应该坦然面对,因为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生深表赞同。
文本是经典,也是一扇窗。通过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的个性化研读启发学生思考研究,给学生思想的启迪,美的感受,回归文本并超越文本,学生也走进了庄子的精神世界,看到了更精彩的风光。